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皮肤病,俗称蝴蝶斑,表现为脸面部的色素沉着斑,对称分布,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定,颜色深浅不一,主要分布在眼睛周围、面颊部、颧部口周等处,影响患者的容貌美,一般没有自觉症状,但治疗十分棘手。
黄褐斑的成因:许多因素都可以引起黄褐斑,如有的女性怀孕 3-5 个月后就会出现,直到分娩后才逐渐消退,叫做妊娠性黄褐斑;有的女性口服避孕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黄褐斑;有的患有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女性,也会同时伴发黄褐斑。这类患者经科学实验证明,其患黄褐斑与女性激素刺激黑色素细胞,促使色素沉着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黄褐斑的出现都与性激素有关,有的女性在患有某些慢性病时也会出现黄褐斑,如结核病、肿瘤、慢性肝病等。此外某些内分泌异常的疾病,营养不良或不合理者,如缺乏维生素 A 、 C 、 E 、烟酸及某些微量元素等,或者紫外线过多照射都会引起黄褐斑。有的学者指出精神神经因素也是引起黄褐斑的一个原因,如生活无规律,缺乏睡眠等。总之,黄褐斑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确切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黄褐斑的判断 :黄褐斑又称蝴蝶斑、药物斑、肝斑等,形成圆形不规则状,边界不清晰,常对称分布于面部、颧骨周围、唇周等。也常见于患有慢性疾病、肝病、结核病、肿瘤病以及常服用激素等药物的人(如四环素、安眠药、避孕药等)。因日晒幅射、精神抑郁、情绪不稳、睡眠不足、内分泌失调等可使黄褐斑加重。
黄褐斑的治疗:西医多以抗氧化剂治疗如维E、维C等,但效果多不显著和稳定。近几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收到良好效果,陕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美容科总结数十年来中西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 ,参考国内外治疗经验和报道,摸索和总结了一整套“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内服外治、辩证施治、祛斑调理”相结合的治疗黄褐斑的方法。
一、内服法
1、 抗氧化剂;
2、 中医中药辩证施治:根据中医病理机制,将黄褐斑分为三型:肝气郁结型、脾土亏虚型、肝肾不足型,需要辨证论治,但不论哪种类型,但总离不开活血化瘀这一基本治疗原则,可以使用“化瘀祛斑胶囊”作为基本方进行辩证加味:
(1)肝气郁结型:可见急噪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本症可加用疏肝理气,解郁调经之方,选用“红花逍遥胶囊”配之;
(2)脾土亏虚型: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可加用健脾利湿,益气养血之方,选用“四君子颗粒” 或“四君子丸”配之。
(3)肝肾不足型:可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难治。可加滋补肝肾,补血活血之方,选用“六味地黄丸”配之。
二、外治法:选用活血祛瘀润肤的中药制剂如“丝白祛斑软膏”或“养荣祛斑软膏”等外涂,做面膜前进行面部热喷或离子导入,更有利于药物吸收和起效。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其核心是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因此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①辨证要准确,在活血祛瘀的治疗基础上进行疏肝、健脾、补肾,因人而宜,辨证加减;
②配合中药外治,做面膜前应进行面部热喷或离子导入,以有利于药物吸收;
③要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
④解除病因,尤其是要注重心理疏导,争取患者的配合,也是治疗黄褐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快速除斑:可以先采用光子润肤祛斑,起效快,但费用较高,适合于经济条件较好、又要求快速除斑者。但要配合“内服外治法”调理祛斑,才会起到长效作用。
当然,治疗后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天食用含维生素C的蔬果,因为维生素C不仅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而且还有氧化还原作用,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颜色较深的氧化性色素,渐渐还原到浅色甚至无色。
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有:荔枝、龙眼、核桃、西瓜、蜂蜜、梨、大枣、韭菜、菠菜、橘子、萝卜、莲藕、冬瓜、西红柿、大葱、柿子、丝瓜、香蕉、黄瓜等。
2、含高感光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香菜最好晚上吃,食后不要在阳光下晒。以避免黑色素沉着。
3、注意防晒 :注意防晒是不分季节的,白天看不到阳光但还会有紫外线;还有环境空气污染。使用防晒霜时一定要选择防晒指数在30以上的防晒霜。特别是外出郊游更要涂抹防晒指数更高的防晒霜。
4、面部有斑点的女生要注意经期保养,多吃些有助于子宫内淤血排出的食物。
5、另外:充足睡眠、愉悦情绪、少烟少酒也很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