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肌劳损综合症”
定义:
由于长期屈颈姿势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通常被归属于颈椎病类,但因该病只在肌肉而不在骨,故称颈肌劳损综合症。
病因:
1、长时间伏案学习,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活动减少。
2、不爱好锻炼,颈肌不发达,肌力较弱。
3、夏天长久呆在有空调的房间。
4、睡姿不正确。
以上长期屈颈、俯头姿势的静力性工作,主要损害头夹肌棘、项韧带、斜方肌等。由于颈肌缺乏收缩运动,局部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降低,产生慢性炎症,引起肌纤维变性和肌肉痉挛、粘连,使局部的神经血管受到牵拉或压迫引起的相应症状。多发于18~45岁之间。45岁以后,一般首先考虑颈椎病。
症状:
颈部疲困酸胀是早期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出现颈肩部酸痛、颈部活动受限。并可伴发头晕,眼睛不适或视力减退。
颈肌劳损的防治应注意以下几点:
1、长时间低头,可导致颈部细瘦,颈肩背部的肌肉僵硬,血流循环障碍,并会压迫神经,最后引起头痛、头晕、心悸等"低头综合症"。因此,必须纠正伏案工作时的错误姿势,并养成定时休息、适当活动颈部肌肉的习惯。
2、长时间的低头工作者,颈部长时间前屈,可能造成颈椎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产生颈后部疼痛,上肢麻木刺痛等症状。因此,必须调整工作台的倾斜度,定时作颈部按摩,以便使紧张的肌肉松弛,并适当缩短伏案时间。
3、睡眠时最好采取仰卧位,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这样可使颈部得以放松。睡枕高度要适宜,过高会而增加椎间盘的压力,而过低会使颈部处于仰伸状态,使韧带松弛与内陷而压迫脊椎,产生四肢麻木等症状。
4、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应避免头颈部扭伤,乘车时尽可能让脸面部与车头垂直(即向前进方向),以防刹车时因惯性作用损伤头颈部。
另外,应防止颈肩部着凉,避免该处肌肉痉挛、疼痛,导致颈椎内外平衡失调,诱发颈椎病。
运动疗法的种类很多,现介绍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的“米”字操:即以头为笔头,用颈作笔杆,按下述顺序反复书写“米”字,每次书写5~10个“米”字。
具体书写方法为:
1、先写一横,头尽量由左到右划一横线。
2、头回到正位。
3、再写一竖,头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划一竖线。
4、头回到正位。
5、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而后斜行划线拉伸至右下45度。
6、头回正位。
7、同法书写米字右上点。
8、头回正位。
9、头颈尽量向右前上方拉伸,向左下方划一撇。
10、头颈回到正中位。
11、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划一捺;
12、恢复头颈正位。以上为一个“米”字。
这套操,可活动颈椎关节和肩关节,保持关节的灵活度,锻炼颈部肌群的伸缩功能,增强颈肌肌力,维系颈部软组织的自然弹性,避免或松解粘连,纠正颈椎小关节的错位,恢复或改善颈椎的生理力线平衡,增进颈椎的稳定性。除了适用于颈肌劳损综合征,又有助于预防颈椎病和颈性肩周炎。
“米”字操动作较大,应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角度,动作宜柔和,切忌用力过猛。一般每天做1~2次,见缝插针,灵活安排运动时间,并因人而异。一般以运动后感觉头、颈、肩轻快,舒适为度。持之以恒,必收良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