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6例16侧,男7例,女9例,年龄34-78岁(45.8±2.6岁)。手部肌肉无力5例、手及前臂尺侧感觉麻木、减退13例,颈肩部感觉麻木4例,患肢血运随体位变化7例。其中一例合并同侧甲状腺下极囊肿。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CT、X线或B超等检查排除定位体征相关的颈椎病、局部肿瘤等疾病。所有患者均有斜角肌间隙压痛及放射痛。Adson试验阳性者9例。
纳入标准:符合陈德松提出之标准[3]:
1、颈臂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畏凉,感觉异常、活动不利等病史;
2、感觉障碍以前臂内侧及环小指明显,斜角肌间隙压痛明显,并向上肢放射,可伴有患肢肌力减弱、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未引出;
3、五项症状激发试验(肩外展试验Wright征、斜角肌挤压试验Adson征、上臂缺血试验Roose征、肋锁挤压试验Eden征及锁骨上扣击试验Moselege征)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阳性;
4、颈椎正侧位X片未见颈肋、胸肋异常、第7颈椎横突过长等先天畸形。
5、术前症状反复发作,均进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
2、手术方法
采取仰卧位,臂丛+颈丛浅麻醉,锁骨上窝横行切口。术中横断二腹肌,结扎颈横血管,显露斜角肌间隙,保护膈神经,切断前、中斜角肌靠近颈椎横突的止点,探查发现小斜角肌对臂丛下干压迫者亦行小斜角肌切断,对患肢发冷发白、桡动脉搏动随体位有变化者行局部锁骨下动脉探查,根据探查行动脉外膜部分剥离,长度2-3cm。
3、结果
16侧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拆线时间5-7天。其中9例患者出院时症状完全缓解,4例患者症状明鲜减轻,2例患者症状减轻不明显,经脱水、理疗、营养神经、止痛等处理后减轻。无效1例。良好率81.3%。所有患者均得到4月至1年的随访。13例患者3月内症状缓解,麻木感消失、肌力回复、疼痛消失,无复发。2例患者有夜间上臂疼痛中断睡眠,须服止痛药物的经历。经保守治疗后可缓解。1例患者术后症状无减轻,患侧上肢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受限。
4、讨论
4.1前斜角肌综合症为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一种类型,由于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受发生痉孪、肥厚、变性的前斜角肌所压迫,其受压部位多在横跨第一肋处,常为臂丛下干以及锁骨下动静脉受压,临床表现为手内肌肌力减退、前臂及手的尺侧麻木以及患肢冷白、疼痛及放射痛。该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旋前圆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雷诺综合征等疾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加上关于该疾病的文献报道亦不多,易被医生所忽视、误诊。
4.2手术前必须明确诊断
可行MRI、CT、X线或B超等检查排除同侧颈椎病、局部肿瘤、转移癌、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颈椎病、腕管综合征、雷诺氏综合症有交叉。须认真进行鉴别,如颈椎病和前斜角肌综合症都会有臂丛牵拉实验阳性,颈椎病的疼痛多与头部位置相关,而后者多与上肢位置变化相关联。斜角肌间隙饱满压痛、上肢放射痛与之关系极为密切。部分患者同时具有经椎间盘突出磁共振变化,此时需分析神经受压的定位诊断,如不能明确或有交叉,则不能冒然行此手术。本组无效的患者即为确诊颈椎病患者,同时又具有斜角肌间隙压痛放射痛,疼痛与上肢位置变换密切,与家属沟通后,因经济原因要求行此手术而无效。
4.3采用改良斜角肌切断术
即在手术中不仅切断前中斜角肌,同时切断小斜角肌。国人小斜角肌出现率为、88.3、%,小斜角肌起源于C7、横突和、C6、横突的前、后结节,覆盖于第一后肋前上方,其前缘为腱性组织,手术时很容易将之误认为异常束带[2]。C8、T1、神经根及其合成后的下干从下方跨越小斜角肌前缘,小斜角肌起始处前缘可以对臂丛下干或T1神经根形成卡压,同时出现锁骨下动脉抬高以及交感神经受压表现。本组探查发现小斜角肌13例,全部予以切断。前、中斜角肌起点在颈4、5横突前后结节的交叉可以造成颈5、6神经根及肩胛背神经受压的表现[3]。有必要在术中完全松解前中斜角肌及小斜角肌。对患肢发冷、发白者进锁骨下动脉的外膜剥除以及下干神经外膜松解,动外膜剥除长度为2一3c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