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中大便是饮食经过消化道消化后的排泄物,它的正常与否是衡量消化机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
大便正常时人的消化功能是正常的;大便不正常时,消化功能处于疾病状态。正常的大便应该是黄褐色、粪质软硬适中呈较硬的软膏状、每天1次、大便前后无附加不适(痛苦)。异常大便除色泽异常外,可见于粪质、排便次数、排便过程的异常及大便前后伴随的不适感。粪质异常可见于大便干燥、坚硬如球或稀水样便、溏稀、不成形、大便成型但粪质松软,或干燥粪便中挟有稀水样大便,或挟有粘液、血性大便;排便次数异常可见于大便每天2-n次或2-n天1次;排便过程异常可见于有便意后立即要大便或便前等待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大便前后伴随不适可见于便前腹痛、里急,大便粘着不利,大便后有解不净感或称下坠感等。因此,在衡量大便是否正常时,应该综合上述情况来判断才不致有误。
对于大便异常的治疗,西医分为炎症、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处置,多数病人在治疗结束时大便仍然不正常,这一点是西医的弱点。中医过去治疗大便异常时,多没有认识到大便异常就是脾胃功能虚弱所致,过分强调湿困脾胃和邪热中阻、腑气不通而运用淡渗利湿和泻火、清热通便的治法,尤其是在便秘的治疗中。
我们现在治疗大便异常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辩证其病机属于脾胃虚寒、湿邪困脾、中气不足、推动无力、大肠气滞,选择温补脾胃、健脾化湿、补中益气、行气导滞的治法,以温里药、补气健脾药和行气药组成的方剂,绝对不用过去选用泻下、泻火通便药,因为苦寒的泻火药服后会麻痹患者结肠的压力感受神经末梢,使其对粪便到来的刺激不产生排便的冲动即便意。
治疗时考虑到每个患者对药物作用敏感性有差异,所以先给予基本方剂。这个处方可能对患者不一定是最恰当的,它带有医生的主观性和经验,患者服药后复诊,医生可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变化再做适度的调整,增减药味或各个药物的剂量,这时的处方应该是符合患者的病情变化。这个过程一般是经过3-5次复诊可以达到患者大便每天1次、粪便松软、排便前后无不适感的地步,有时则需要经过多次复诊才能达到。
在复诊中医生根据患者粪便的软硬程度增减鹿角霜的剂量,每次增减剂量为3-5克,偏软者增加、偏硬者减少;根据大便时困难的程度增减黄芪和枳实的剂量,大便非常困难、总觉得无力排出大便,或排解大便后特别疲乏无力者增加黄芪的剂量,适当增加枳实的剂量,黄芪的最大剂为90克;根据患者每次大便相隔的天数增加枳实的剂量,一般来说患者2天大便1次者18克就够了,3天大便1次要用24-30克,4-6、7天大便1次或者更长时间者,则需要用到35-60克。
从西医认识来看,便秘和便溏、腹泻的机制完全不同的,治疗也大相径庭。便秘是结肠对粪便中的水分吸收亢进、结肠传输功能低下、器质性病变的机械性阻滞所致。因为西医不理解中医虚证的内涵,也就不会理解气虚在便秘机制中的作用和中医治疗便秘时为什么要用黄芪、人参类中药的意义;便溏和腹泻是结肠对粪便中的水分吸收功能低下、结肠传输功能亢进所致,与便秘的机制完全不同,因而在治法和治疗用药是截然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