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中医治疗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方法大概从《伤寒论》开始辨证并组方以来,到后来丰富的多种治疗方法,基本上是把大便不通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泻火通便药物作为配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再根据个体差异配伍补气、滋阴、温里等药物,便形成了名曰益气通便、滋阴通便、温里通便等不同的方剂。但是,这种治疗的效果究竟如何评价呢?
现在的中医教科书及中医古医籍对便秘的论述、记载,症候的性质偏于实证,治疗方法以清热泻下为主,疗效为近期的通便效果,排便过程病人感到十分痛苦;而从临床的实际来看,便秘尤其是难治性便秘(包括习惯性便秘、药物依赖性便秘等)多发生在素体虚弱(气虚、阳虚)、或年老体衰、大病以后体虚者。更令人费解的是较难治疗的便秘病人都是经过各种资历的中医师的治疗,使用过多种方法治疗、病程较长、病人现在的病情都比最初严重为共同的特点。
开始病人仅有轻度的大便艰难,如:无便意、排便不畅、腹胀或伴纳差,脘腹冰凉、疲乏无力;经过治疗后大便排解困难可有所缓解,不久仍然便秘,反复治疗后便秘的程度逐渐加重。表现为病人无便意的期限延长,往往在2-3天以上甚至8、9天以上。由于肠道中粪便堆积过多,出现腹胀难忍时才出现便意,如厕时感排解大便不仅时间更长,而且感到更加费力。许多人需借助泻下通便药辅助才能完成排解大便,粪便干燥或溏稀,伴纳差,脘腹冰凉、疲乏无力较前加重。中医学多年来对便秘的通下治疗处于“越通越不通,越治越不治”的状态。
?排解大便属于脾胃功能主宰。脾胃的主要功能是运化,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包括升清和降浊,升清与降浊是脾胃功能的两种相互关联的形式。脾气上升以升举清阳,输布水谷精微,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胃气下降排泄糟粕,保持腑气通畅,进行正常的受纳水谷。升清得益于降浊形成正常受纳水谷的条件,吸取水谷精微,才能使脾气充足,升举清阳;降浊受益于脾气充足(提供的能量),完成排泄糟粕以保持胃肠的通畅。胃气下降的正常与否主要表现于大便排解的正常与否。
中医学对便秘病机的论述过于简单,忽视了气的推动作用在维持正常排便及便秘发生中的意义。一方面没有提及胃气下降就是广义气所产生的一种具体的功能形式,即气(能量)转化为胃气下降、排泄糟粕的功能,这一过程需要消耗气,气虚时胃气下降、排泄糟粕的功能势必障碍,不能将糟粕正常地排出,导致便秘的发生;另一方面没有认识到便秘的发生与外感疾病一样,同样存在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有未病先虚的因素。因此医生临症时不认为便秘就是虚证的症候,进行清热泻下治疗,使正气益虚而使便秘必然再现,反复的治疗最终把一个轻症的便秘变成难治性便秘。
?以往医生在诊治便秘时,总认为便秘是一个实证、热证的依据,也清楚泻下通便药会损伤正气,对伴随便秘出现的虚证症候认为与便秘是孤立的两个方面,辨证视为虚实兼证,进而采用攻补兼施的治法治疗,就认为是尽善尽美了。可是对病人经过辨证治疗后便秘却逐渐加重的结果,始终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也拿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治疗,面对病人的痛苦医生十分茫然。其虚证是因实证病机而导致,即因实而虚,其实便秘是因虚而实的证候。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临床上便秘病人所出现的症候,并不像中医教科书中所说的以实证为主,或开始是实证,经失治、误治后才出现虚证。当病人便秘时常常伴有腹胀纳差、脘腹冰凉、口中粘腻不清爽或口淡无味、喜热饮食、舌质淡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色白或黄;或伴有腹胀疼痛、口干饮水后不缓解,便秘或便溏、消瘦食少、神疲乏力,畏食生冷或食生冷后不适、畏寒肢冷、恶心呕吐、呃逆泛酸、易感冒、感冒后不容易康复等症状,而极少见到热证的症候。分析其病机为脾胃虚寒,运化无力,糟粕内停,气机阻滞。其中口干为饮水后不缓解,属脾胃虚寒、气化失常、津液不能上承致;口中粘腻不清爽(口气臭秽)或口淡无味属脾胃虚寒、湿邪内阻之征,而多数病人难明其状叙述为口苦。
?这两个症状容易误认为是热证的症候,只要你知其故,详加询问鉴别就可明确其属性,经过分析、辨证就会认识到便秘就是一个纯虚寒证,应该说脾胃功能强健时是不会出现便秘的,脾胃的运化功能低下是便秘出现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便秘的一开始,就必然伴有阳虚、气虚的症侯,而便秘就是脾胃虚寒、脾不健运的一个症候(消化机能功能障碍的一个症状),此说法更符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发病学原理。
针对病机拟温中益气,健脾化湿,行气导滞的治法。组方以附子、干姜配大剂量的黄芪、人参为主,辅以枳实、厚朴等。其治疗的效果经多年临床观察不仅近期大便通畅,排便过程无不适感觉,与使用清热泻下的通便过程有着本质的不同,远期疗效主要表现在消化机能、体能及对外邪的抵抗能力均得到改善。应该说这种治疗不是以通便为目的,它针对的是造成便秘的原因施治,属于标本同治,出现良好的远期效果就一定时必然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