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精神因素等因素引起的蛋白质、糖、脂肪、水与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引起糖尿病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肥胖、饮食不合理、体力活动不足、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和精神因素等。
糖尿病可分为I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免疫导致β细胞受损,引起胰岛素绝对不足,发病比例小于10%,具有病情重、发病急、有酮症酸中毒倾向的特点,幼年及青少年,较瘦小的人群易患。Ⅱ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发病比例占90%,具有病情较轻,起病缓慢、很少有酮症酸中毒的特点,肥胖者较多。糖尿病早期最典型的有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可引发糖尿病足、动脉硬化、中风、神经损伤、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脏病等。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超越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
二、糖尿病人应注意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决定健康是哪些因素?遗传因素占15%,社会占10%,医疗8%,气候7%,自我保健 60%。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规律,做好均衡营养。第三,我们们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但有些认识上有一些误区,譬如:不知道他们怎么得的,反正离我们很远;吃点垃圾食品不会很大的影响,大家都在吃;喝酒没有办法,应酬需要。
三、糖尿病人如何饮食更科学?
糖尿病人饮食原则首先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摄入的能量不要超过消耗的能量。
其次,膳食要平衡,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合适。不要食用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葡萄糖、麦芽糖、蜂蜜、白米饭、白面粉、新鲜的土豆和蚕豆等。
由于糖尿病患者糖异生作用增强,蛋白质消耗增加,易出现负氮平衡,故选用适量的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乳、蛋、豆制品等,成人1.2g/(kg.d),蛋白质可达到或高于总能量的20%。伴有肾功能不全时,应限蛋白质摄入量。
第三,用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PP、B12等)可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第四,补充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还可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发作和猝死。
第五,补充膳食纤维。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糖代谢,降血压、降血脂和防止便秘等。
总之,糖尿病人要注意“八多八少”:主食要多粗少细,副食要多素少荤,肉类要多鱼少肉,烹调要多蒸煮少油炸,口味要多醋少盐,饮料要多水少烟酒,饮食多餐少量,生活要多动少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