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8 吴江涛 宣武医院泌尿外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泌尿外科贾春松
1.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的必要性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其中70%~80%为表浅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表浅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TUR-BT术后有10%-67%的患者会在12个月内复发,术后5年内有24%-84%的患者复发,而且复发者10%-30%伴有恶性程度增加或向浸润型发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TUR-BT术后有两个复发的高峰期,分别为术后3-6月和术后1年半。复发的原因包括:膀胱黏膜上皮持续接触致癌物质;膀胱肿瘤具有多中心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手术未完全切除病灶致肿瘤残留。
术后复发的第一个高峰期同术中肿瘤细胞播散有关。而术后灌注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由于肿瘤播散而引起的复发。因此术后加强膀胱内药物灌注以降低和延缓肿瘤复发,防止肿瘤发生浸润,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膀胱癌术后灌注常用的药物
主要有2类:
1)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苗、白细胞介素Ⅱ 、干扰素等。
作用:调动自体的白细胞聚集产生杀伤癌细胞的因子。
卡介苗,这个药物用于膀胱肿瘤灌注治疗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目前在所有国家的诊疗指南都把卡介苗做为高危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目前国内由于卡介苗刚刚上市,买药途径以及药物费用都限制了卡介苗的广泛应用。卡介苗是比普通化疗药物效果更强的一种治疗,但是它并不适合中低危的患者,因为卡介苗治疗的副作用很大,会出现强烈的尿频尿急甚至高热,而且对于中低危的患者疗效并没有比一般的膀胱化疗药好,但对于高危的患者,卡介苗的疗效还是得到全世界公认的。卡介苗的灌注方案一般在术后两周开始,第一阶段为每周一次连续六周,为诱导期;之后为维持期,维持期每三个月进行一轮治疗,治疗为每周一次灌注连续三周,每隔三个月重复这样一轮治疗,持续两到三年。
2)化疗药物:如表柔比星、吡柔比星、丝裂霉素、吉西他滨等。
作用:阻止细胞DNA的合成,使癌细胞不能增殖而死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