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异常。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糖尿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不能完全治愈,无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生活质量逐渐下降,是糖尿病治疗的现状。究其原因是无能改变机体代谢紊乱这一引成糖尿病发病的根本因素。从提出糖尿病治疗的“三驾马车”开始,已到了“六驾马车”,甚至现在还有人提出了“第七驾马车”。
治疗效果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善。拉“车”的“马”越来越多,“车”却依然没有拉好,说明这些“马”的作用还是有限。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来重新认识糖尿病这个疾病;不得不对原来的治疗方法提出一点质疑;不得不换个思路,再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五十年前开始的减肥手术,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们对糖尿病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实践、总结,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终于被正式列入糖尿病的治疗指南中。通过这两年的临床实践,其治疗效果、安全性和对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其治疗机理善不完全清楚,手术的方式方法也还有许多值得总结改良,但手术的目的是改变机体代谢状态的基本原理是符合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代谢紊乱这一理论基础的。
许多人,包括许多从事糖尿病治疗的内分泌科医生都认为手术造成进食量的减少是血糖下降的根本原因,长期下去,病人会出现营养不良。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是这样,主动限制进食量不就可以了,何必要靠手术来减少病人的进食呢?手术后病人进食量的减少并不会造成低血糖反应又该如何解释?
病人胰岛素分泌水平的提高和胰岛素抵抗的减轻岂是控制饮食就能造成的?完整保留胃的十二指肠空肠转流术和回肠转位术怎么会同样造成术后病人进食量的下降?该手术后病人的食欲下降如何能用胃容积的缩小来解释?其实,这些都可以回到一个问题,吃得多的人一定会胖,一定会得糖尿病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所以,糖尿病治疗的这一新方法,有其道理,但也有其不完善。比如术后胃动力短期的减弱该如何避免?长期血糖是否会有反弹?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另外,手术的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使其标准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新方法的病理生理研究需更多的人来参与,尽快地明确其病理生理基础。
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以及对治疗效果的观察评估,我们有信心、有理由认为未来糖尿病治疗的“新三驾马车”将是:手术、饮食、运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