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春节。按国人习俗,免不了胡吃海喝。大吃大喝都可能让身体的一个器官受伤。这个器官是胃。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科周孟瀚
胃的结构有哪些?
胃是一个口袋状的管道。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肠。中间扩张成上大下小的似锥形的弯曲管道。人体直立时,胃的管道上壁叫胃小弯,下壁叫胃大弯。胃大弯一侧的胃壁比胃小弯一侧长。为什么这样呢?这是食物坠拉逐渐形成的。
胃的上口接食道。胃大弯一侧上部与食道连续延伸的膨大区域叫胃底。胃的下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连接。幽门与贲门不同,贲门很短,环形括约肌相对松弛。幽门是一段锥形管道,管壁肌层比较厚。因此幽门控制食物的通过能力比贲门要高。从胃底到幽门的部分叫胃体。胃体一侧长(胃大弯),一侧短(胃小弯)。
胃壁和其它消化道一样,都是四层。从管腔向外,最内层是粘膜。粘膜之外是粘膜下层。再之外是基层。最外层是浆膜层。
胃壁粘膜主要有两种分泌细胞。一种分泌粘液,叫粘液细胞。一种分泌胃酸,叫壁细胞。其次还有分泌胃酶的主细胞和内分泌细胞。还有一种叫不上名字的未分化细胞(意思是这种细胞可以形成癌肿,这有点扯了。其实是小瘢痕)。
胃粘膜所有细胞分泌物合起来就是胃液。
胃的肌层是以小弯侧紧密,大弯侧松散扇状分布的括约肌。它的收缩方式和其它消化道一样,是先被动伸张,后主动收缩。受胃内容物和植物神经控制。
浆膜是胃蠕动的保护膜,也是腹膜的一部分。表面有浆液,可以保持胃外壁的光滑。减少胃蠕动时的摩擦损伤。
胃的蠕动受什么控制?
胃的蠕动受植物神经控制。人是脊椎动物。所有的脊椎动物的内脏都受植物神经控制。胃也不例外。除了受食物体积引起的被动扩张和收缩,还受植物神经控制它的收缩节奏。植物神经分交感和副交感两类。交感神经容易受大脑影响。副交感神经一般不受大脑影响。交感神经可以抑制消化道的收缩,副交感则兴奋消化道的收缩和分泌。因此在大脑兴奋时,受大脑影响的交感神经可以减少胃收缩的频率,减缓胃的排空。在夜晚大脑休息时,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胃的蠕动力量和收缩频率及胃液的分泌都比白天有所增加。
胃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根据前面的结构,我们可以知道胃作用是承接食道送下来的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在这个过程中,胃通过前松后紧(贲门松、幽门紧)的结构,使食物滞留,在推进蠕动的作用下与胃液搅拌成糊状,然后向十二指肠输送。胃液的作用是浸泡食物,并使食物粉碎糜烂。口腔粉碎食物是粗加工,胃液粉碎食物是细加工。胃之后的消化道再没有粉碎食物的作用。
幽门的形状是头宽尾窄的锥形管道,容易通过液体,大块的固体则不易通过,会被阻在幽门上口,甚至通过蠕动挤回胃体重新粉碎。
因此,胃是一个有搅拌功能的口袋,通过蠕动推进,将食物泡烂揉碎,这就是所谓的消化。
什么是饥饿感?
胃内的食物排空之后,胃内只有胃液。胃液是酸性的。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ph值大约是1和2之间,其浓度相当于百毫升胃液中有0.036-0.36克盐酸。虽然酸度较浓盐酸低,但胃壁在酸的腐蚀下仍会被烧伤。胃壁在胃酸烧灼下会加速蠕动,摆脱胃酸。因此,胃粘膜被极浅表烧灼时的疼痛感,就是饥饿感。
饥饿实际上也是一种胃痛。进食可以稀释、降低胃液的酸度。减轻胃酸对胃壁的刺激。
胃液的作用是什么?
胃液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浸泡腐蚀食物,又可以损伤胃壁粘膜。胃酸的腐蚀性有保护人体免受微生物侵袭的作用,能将微生物杀死。
什么是浅表性胃炎?
被口腔粗粉碎的食物进入胃腔,在胃的蠕动揉搓之下,坚硬的食物会划伤或擦伤胃壁。被擦伤的部分仅有新生粘膜覆盖,在胃酸刺激下,充血、出血、水肿。这就是浅表性胃炎。通过流质的油脂性或淀粉类饮食,稀释胃酸,去除刺激,胃黏膜会很快修复。
什么是胃溃疡?
胃壁损伤后,损伤位置的粘膜脱落,暴露出粘膜下层,就是胃溃疡。胃溃疡和胃炎不同,修复后的胃壁没有粘膜,仅是粘膜下纤维瘢痕。没有分泌的功能。因此很容易再次损伤。
引发和形成胃溃疡的原因有哪些?
从胃壁损伤角度讲,所有损伤胃壁的原因都是可能引发胃溃疡的原因。
1坚硬食物的划伤。没有被胃酸腐蚀的坚硬的食物在胃挤压揉搓之下,可以擦伤、划伤胃壁,如果损伤超过粘膜层,则要形成难愈的溃疡。
2胃腔过度扩张(暴饮暴食),是造成胃壁损伤的原因之一。胃腔填充过量的食物,胃壁被牵拉变薄,胃壁的血管被挤压,形成胃壁粘膜层缺血、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3胃酸长时间刺激。裸露的胃壁在酸的刺激下,经久不愈。
4在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下(所谓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抑制消化道的蠕动频率,减缓为内容的排空,导致胃酸滞留,腐蚀被划伤的胃粘膜。
5在烧伤,昏迷等状态下(有一种所谓应激状态),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蠕动、分泌相对增强,由于没有进食,导致曾经的胃粘膜被胃酸侵蚀,形成溃疡。
6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能抑制已经存在的损伤的修复,形成溃疡。
后三条就是所谓应激性溃疡。其实是一回事,就是在原有损伤的基础上加重损伤。
幽门螺杆菌能导致溃疡?
幽门螺杆菌不过是上消化道内的寄生菌,喜酸厌碱,因此能生存在胃内。其对粘膜的吸附力不足以损伤粘膜,所以不会引起溃疡。但其对溃疡表面的吸附,会损伤和延迟溃疡的愈合。
胃癌的发生
引起胃癌的原因有很多,但都经不起推敲。个人认为引起胃癌的原因只有一个――病毒感染。
如果胃壁损伤至胃黏膜下层,胃壁出现的空缺将由黏膜下层的纤维结缔组织填充。如果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被病毒感染,出现过度不规则生长,这就是胃癌。与此相似的是皮肤上的瘊子――疣。
所有深及胃壁粘膜下层的损伤,通常都会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人体中,只有纤维结缔组织保持有旺盛的繁殖能力。这种能力受基因控制。病毒可以参与改变基因结构,导致组织无序生长。正常组织和癌性组织之间有炎性过度带。过渡带包裹有接近正常的炎性组织,通常病理切片如果切到这一部分,会得出高分化的结论。切到肿瘤本体又可得出低分化的结论。病理是微观世界,标本取样和宏观可以有天地差别,以管窥豹,仅见一斑。病体组织分化高低,全看包裹的正常或近乎正常的组织成分的多少而定。组化的处理也是如此。
形成胃癌的原因,一是年轻时暴饮暴食,损伤了胃壁粘膜形成了没有粘膜的瘢痕胃壁,容易再次损伤。一是腺体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一是免疫力下降。最后关键的是伤口感染了特定的病毒。这些环节合到一起,形成胃癌。这就是为什么胃癌多见于老年人、胃酸低者。
以前有两种胃炎(其实就一种,仅损伤和恢复的结果不同)――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其实就是胃壁粘膜大部被瘢痕替代。肥厚性胃炎是黏膜水肿,没有粘膜的损伤。因为有粘膜层保护,所以肥厚性胃炎患者不易患胃癌。
记得上学时的病理课,说林县是食道癌和胃癌高发区,经过流调,说那里的人多吃酸菜,说酸菜里富含亚硝酸盐。经常家里祖孙三代患同样的癌。由此得出酸菜致癌、家族性遗传的谬论。其实,酸菜就是因为富含亚硝酸盐才能够长时间保存。亚硝酸盐充其量导致全身血管中毒,与癌症没有半毛钱关系。之所以那里的人容易患食道、胃癌。是因为那里的人中有大量致癌病毒携带者及家族中密切接触。相互传播。
为什么胃癌的部位多在胃底和小弯侧?
病毒惧酸,在空腹直立位时胃底和小弯侧相对较高,与胃液接触较大弯少。因此容易存留病毒。如果此处损伤,则容易让病毒进入。
胃癌的治疗方法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切除。如果发生转移不能切除,放疗是其次的选择(间接地切除――烧掉,但很容易转移)。化疗最有效的方法是杜冷丁和吗啡。
癌肿之所以没有药物治疗,是因为能在体外杀死病毒的药物都是强氧化剂,进入体内不仅杀伤癌细胞,也能杀死正常细胞。能抑制肿瘤生长,同样能抑制正常细胞生长。能抑制肿瘤的炎性反应,同样抑制正常的免疫反应。由于所有代谢旺盛的的正常组织都被抑制,病人会有脱发(头发是生长最旺盛的地方),恶心、没有食欲等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化疗病人遭罪还治不好的原因。人总是要死的,如其活着受罪,不如早些结束。杜冷丁和吗啡是最好的选择。刚做医生之时,还总遵老师教诲,要避免病人成瘾。若不是老师教的不好,就是自己脑子太笨,食古不化,不懂变通之道。肿瘤病人即使成瘾,又能活几天?让其安乐地走不比活着受罪强?
胃呕吐的机理
前面说过,胃的上口(贲门)松,下口(幽门)紧。幽门最容易放行的是流质,块状物质很难通过。进食刺激的食物(比如酒精)以后,幽门水肿,蠕动减少导致胃蠕动不能正常下传而逆返上传。在过饱的状态下,胃中下部蠕动无力,蠕动不能下传,便向上部形成逆蠕动。胃逆蠕动将食物挤向食道,量少,是返流。量多就是呕吐。总之,只要幽门蠕动减少(食物刺激或神经抑制),胃靠近幽门的蠕动不能依次下传,则会逆向传递,导致食物冲出贲门,出现呕吐。
胃如何保养?
胃的养护,要从年轻开始。胃养护的原则是不饿不食。不进食非常温食品。不饱食。进食容易被胃消化(泡烂)的食品。
1一日三餐是农村人的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的。城市人作息不规律,可以不必一日三餐,可以一日多餐或少餐。做到不饿不食,饿必进食,食不可饱即可。
2避免胃内容过多(暴饮暴食)。一是过多的食物可以导致胃腔扩张,胃壁变薄,胃壁血管受牵拉和挤压损伤,胃壁缺血坏死。二是胃酸过度稀释,不能保证有效的杀死进入胃的细菌和病毒的浓度。
3避免饥饿(胃内无食)。胃内无食,导致胃酸浓度高于胃壁粘膜的耐受程度,会灼伤胃壁粘膜。也会反向告知大脑,减少胃酸的分泌,导致胃腺体萎缩。
4吃室温食,不吃热食和冰食。饭桌上中国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趁热吃”。殊不知热食容易损伤消化道。还是冷食为好。饭做好,放凉再吃才有益身体健康。动物不会做饭,都吃冷食。我们是动物进化过来的,会用火热食。但身体还是适应冷食。身体适应常温下的温度,过冷和过热都会损伤身体。热食会灼伤组织细胞。反过来也一样。冷冻的食品会冻伤消化道和抑制消化道的蠕动。
5细嚼慢咽。这句老话很有道理。反复咀嚼(毁牙,硬食粉碎后入口为好),将食物粉碎,可以减轻胃的负担。
6吃饭时,不宜思考和生气。思考或生气都是交感神经兴奋的状态,抑制胃蠕动和胃液分泌,导致胃内容坠积,感觉不适。久而久之,会出现坠积受压部位糜烂和溃疡。 7充足的睡眠。睡眠时,大脑休息,同时抑制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干扰减少,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胃蠕动力量增强,频率增加,胃腺体分泌增多,胃内容与胃壁接触时间短,胃壁负担减少,即使有糜烂和溃疡,也容易愈合。 8难以消化的食物,先行粉碎。可以减轻口腔和胃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北方人比南方人长得壮的原因之一。南方主食稻米。脱壳后,煮熟即食。在胃里,米粒成浆不易。北方人主食面,是粉碎后的产品,在胃里容易成浆,入肠容易吸收。至于中国人常说的食品要吃五色、五味没有任何道理。胃没有眼睛和味蕾,胃对食品的认知只分块状还是流质。
怎样吃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有许多药对胃有刺激性。医生们在服食这类药物的嘱咐都是饭后吃药。为甚么这样呢?是因为他们的老师们都是这样教的。代代误传(没有哪一代会用大脑)。
要想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对胃刺激小,一定要在空腹时的吃饭之初服药。这有两个要点,一是空腹,二是吃饭之初。意思是饥肠辘辘的状态下,吃一两口食物后立即吃药。这样才能保证药物对胃的刺激最小。原理就是前面说过的胃的结构和胃消化的方式。
胃空时,胃液存于胃大弯的幽门口,最初的食物经贲门沿胃大弯侧滑落到幽门口,如果此时服药,药物在幽门口溶解与最初的食物混合成浆糊状流质(食糜),即使有刺激,也仅在幽门口部分区域。随着后续的食物和胃蠕动,甚至可以在药物没有完全融化的状态下,最先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如果饭后服药,融化的药物位于浆糊状胃内容的最上部,所经过的胃壁都会被涂抹一层刺激物。
这就好比先装一桶水,然后在水面倒一小勺油。如果水桶底部开一个孔放水,水放净之后,油全挂(留)在桶壁上了。
对许多老年人来说,胃排空慢,欲服药时往往胃里仍存有没排空的食物,可以直接吃药,然后吃饱(大半饱)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