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说腰椎管狭窄是全世界的骨科和影像界的认识错误,不是狂妄,而是事实。
首先我们简单地说一下什么是椎管和椎管里的东西。脊椎骨的椎体、左右两个椎弓根和左右两块椎板共同围成一个骨环叫椎孔。椎管是脊柱每个脊椎的锥孔连接起来与颅骨相通的骨性管道。骨与骨之间的间隙由椎间盘和韧带连接和弥补。这个管道中有硬膜包裹的脊髓神经。在胎儿阶段,脊髓与椎管是几乎等长的。脊髓在出生时就基本完成生长,随着脊椎骨的生长延长,脊髓在椎管内逐渐上移。成人时,脊髓的尾部基本与胸腰交界的脊椎平齐,比椎管短很多。包裹脊髓的硬膜囊比骨性椎管略短一些。因此硬膜囊的下半段里没有脊髓,仅有脊髓发出的神经根,这些根漂浮在硬膜囊包裹的脑脊液里。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科周孟瀚
再说一下临床上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的病人的情况。这种病人都具有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一侧或双侧的下肢沉重感。甚至是一侧或双侧的疼痛和麻木。出现这种情况后,通过坐下休息或下蹲休息,疼痛或麻木能够消失,并能继续行走。这种情况可重复出现。去医院检查时,部分病人没有任何异常。另一部分病人直立位做身体后仰或保持后仰一定时间(大约行走几十米的时间),会出现行走时出现的疼痛和麻木感觉。临床对此还总结出:症状重、体征轻、直立后伸阳性的顺口溜。
影像科检查,在椎管内注入造影药物,可以看到椎管在两个椎体之间的位置造影药物有束腰样的改变。据此,有人提出黄韧带肥厚的诊断。认为黄韧带压迫硬膜囊引起疼痛和麻木。后来有了CT,可以从水平切面方向观察椎管,又有人根据腰椎管形态呈三角形,又提出侧隐窝狭窄的诊断。
骨科医生据此诊断设计了开门式手术。将病人的椎板全部切除,打开所谓侧隐窝。经过这种手术的病人仅有部分人症状得到改善,另一部分病人没有任何变化――手术白做――终生继续痛苦。
上面说了椎管狭窄的情况,下面逐一说明这个认识的错误。
一椎管狭窄的概念的提出,是一个解剖部位不清楚的含糊的诊断,本身就是认识错误。椎管狭窄致病产生的应该是持续的全身的体征,病人的表现却是时有时无的局部的神经根体征。我们已经知道椎管是一个与颅脑相通的管道。管道内的神经浸泡在脑脊液中。如果是急性椎管狭窄,根据液压传递原理,必然首先引起颅脑内压力增高。病人会出现脑、脊髓在压力下损伤的全身体征。如果是慢性椎管狭窄,必然引起脑脊液数量不足,脑和脊髓发育会受影响,脑和脊髓容易受到体位变换时的惯性冲击震荡,这在婴幼儿时期就会出现问题。青少年和成年人骨性管道不再变化,不可能出现局部骨性狭窄(骨折除外)。从这一点上说,对成年人而言,椎管狭窄致病之说不能成立。
二腰椎管的三角形形态是发育中逐渐形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不会引起任何不适。
腰椎管的三角形态是脊髓上移后,椎管内空虚,仅有脑脊液和漂浮的神经根,椎骨的椎弓根在周围肌肉的挤压下,椎弓根向中心线倾斜生长形成的。在幼儿时期形态已经固定,要发病那时候就开始了。因此不可能到成年才因此致病。提出侧隐窝狭窄的人,胚胎发育这门课没有学好。
三任何人的椎管形态都是自然发育的结果,不可能千僧一面。
曾经有人统计测量过人体骨性椎管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并以此来断定是否致病。他们不知道,统计的数值对每个具体的人没有意义。就像人有五官,同一对父母生出来的孩子,面目都不一样,怎么可能用一个单位的尺子量所有的人呢?任何人椎管的发育都适应其自身,若有问题,根本不可能成人。所以那些测量统计的数值仅能用来说明群体的属性,不能用来诊断是否有病。
四椎管造影所见的造影药物影像呈受压迫的束腰状,前面来源于椎间盘突出,后面来源于增厚的黄韧带瘢痕。这是硬膜囊的变化,不是骨性椎管的变化。这两种压迫都不是骨性和急性压迫,仅是下腰部局部的小变化,不会引起脑脊液压力变化。因此也不会致病。只有在前面的椎间盘突出碰触到硬膜囊前面发出的神经根时,与这个神经对应的部位才会出现疼痛和麻木。后面的黄韧带即使增厚,因为隔着硬膜囊,碰触不到前面的神经根,所以不会引起疼痛。
五据此理论设计的后开门手术或侧隐窝手术几乎没有任何效果。这“几乎”是说有时有效。因为这个“几乎”有时候会“歪打正着”地解决了病因。想知道怎样“歪打正着”请看后面解释。
六有人试图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椎管狭窄。广义的方面是任何骨性狭窄和内容的增多都是椎管狭窄。这真是一种糊涂思维。急性骨性狭窄除了骨的破坏(外伤、肿瘤、感染)不可能存在。慢性骨性狭窄是发育生长逐渐形成,是自然的本来面目,机体已经适应,不是病态。椎管内容物增多,都自有明确诊断,就像颅脑的血肿、肿瘤不会有人说颅骨狭窄一样。
关于“腰椎管狭窄”病人情况的解剖原理解释。
这种病人之所以会在行走一段时间出现一侧或双下肢疼痛和麻木,休息后能缓解,是由腰椎的解剖结构决定的。是人类直立行走后必然要出现的问题。
在解释之前再说说脊椎的解剖结构。
腰脊椎骨由椎骨体、左右两个椎弓根和左右两块椎板围成锥孔。两个椎弓根与两块椎板连接处分别生出向上和向下的关节突及向侧向的横突。两块椎板在中线聚合处向后生出一个棘突。因此椎骨有一个体,两个根,两块椎板,两个上关节突,两个下关节突,两个横突和一个棘突。
每两个椎骨体之间有纤维组织形成的椎间盘连接,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搭在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上呈叠瓦样连接。这样上下两个椎骨的椎弓根、关节突和椎骨体间的椎间盘组成了椎管开向侧面的孔――椎间孔。脊神经根就是穿过这个孔走向身体的。
椎间孔是近乎上下径大、前后径小的椭圆形。前面是上下椎骨体和椎间盘,上面是上位椎骨的椎弓根,下面是下位椎骨的椎弓根,后面是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和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
神经根从硬膜囊发出时(接近椎体上缘水平),比相对应椎体的椎弓根高,出椎间孔前与椎弓根有一定距离,进入椎间孔时靠近椎弓根的内下缘,进入椎间孔后位于椎间孔的中上位置,神经根周围有脂肪结缔组织衬垫,避免与上位椎骨下关节突、椎弓根、上位椎体的下缘和椎间盘的接触。
根据上面的解剖结构,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腰椎管狭窄”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行走一段距离一侧或两侧下肢沉重、疼痛、麻木了。原因出在腰椎间盘(孔)的高度改变。
我们知道每两个椎体之间的最近距离由椎间盘的高度决定。不同脊椎节段的椎体之间的最近距离是不同的。颈椎、腰椎节段的脊椎呈前凸形态,椎体间的最近距离在椎体后部(有脊柱侧弯时,会有左右的偏移),胸椎节段在前部,颈胸和胸腰的交接部分是在中间。
青少年人的椎间盘含水量多,弹性好。成年后椎间盘含水量逐渐减少,弹性逐渐变差。椎间盘高度逐渐下降(这也是人老了身高降低的原因之一)。我们骨盆以上身体的重量从头部开始向下逐渐叠加,承重最重的就是最下面的椎间盘。所以出问题的都是最下面的一到三个椎间盘。通常椎间盘的高度等于基本高度(不变)加弹性高度(可变)。
长时间直立或行走时的上下颠簸震动,逐渐让椎间盘的弹性高度降低(比卧位时的高度),椎间孔上下径变小,上位椎骨的椎弓根向下卡压支配下肢的神经根,因此会出现一侧或双侧的下肢疼麻。这种椎间隙的改变不是固定不变的,仅在长时间直立或行走出现,卧位时则逐渐恢复原状。
为什么在出现疼麻后经过下蹲或坐一会儿就可以缓解呢。这与腰椎的生理弯曲有关。直立时,腰椎向前弯曲。腰椎的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的关节面重叠接触比较多,脊柱后仰时接触最多,椎间盘高度最低,椎间孔上下径最小,椎间孔截面积小,椎间孔内容物间压力增高。下蹲或坐位时,腰的生理弯曲变直,关节突的关节面重叠变少,椎间盘高度接近卧位的高度。椎间孔上下径相对变大,椎间孔截面积大,椎间孔内容物之间压力小。神经根不再受到上位椎体的椎弓根压迫。所以疼麻可以消失或减轻。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行走时,走不了百米,却可以骑几十公里的自行车的原因。因为骑自行车的姿势是前倾坐位,腰的生理弯曲变直或向前弯曲,关节突的关节面重叠变少,椎间孔的上下径变大。
根据上述的原因,我们可以知道所谓“椎管狭窄” 不是椎管狭窄,应该是下位腰椎的椎间孔的动态狭窄。
身体的任何不适,只要找到原因,就有可能改变。下面说一下这种不适的治疗(下腰部椎间孔动态狭窄的治疗)。
这种疾病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一是手术,二是随时保持舒适体位。
随时保持舒适体位的方法就是所谓非手术的保守方法。适用于发病时间不长或症状不严重的病人。
手术的方法适用于行走距离很短,比较严重的病人。手术的目的是切除(打磨掉)椎弓根的内下部分,扩大椎间孔截面的上部,使椎弓根下移时不压迫经此走行的神经根。
目前治疗的问题
这种疾病目前的治疗多是脊柱椎体融合、椎板切除和所谓侧隐窝扩大。由于认识的错误,使这种手术治疗不是经常有效,有效的也是歪打正着。
椎体融合,固然可以固定卧位时的椎间隙,但让脊柱活动范围变小,增加了活动的不适。指导理论是脊椎不稳的晃动,不是椎弓根的下移。因此算是歪打正着。
椎板切除和侧隐窝扩大,都要切除部分关节突,相对地扩大了椎间孔的上部,减轻了椎弓根下移导致的椎间孔内容物压力,间接地减轻了神经根受压的程度。其指导理论是侧隐窝狭窄和椎管狭窄,因此还是歪打正着。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通常的椎管狭窄的理论是错误的。只有在外伤或肿瘤引起脊椎骨折时才有可能出现某一节段的椎管狭窄(骨性改变)。
附言:
一个粗浅的常识,教科书上没有,所有医生都不知道(这可是我的发现哦)。骨头和椎间盘都没有长神经,因此骨头和椎间盘突出都不会疼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