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自主完成一例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laparoscopic Nissen fundoplication,LNF)喜获成功。本例患者为年近70岁的老年女性,因嗳气、返酸及胸骨后烧灼痛反复发作10余年入院。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等辅助检查后诊断为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经十余年的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很理想,患者非常痛苦。胃肠外科非常重视此病例,经全科会诊后决定为其施行创伤小、恢复快的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Nissen手术)。术者在患者上腹部打5个5-10mm的小孔,通过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器械,完成腹腔镜下胃底和食管下端的解剖游离,食管裂孔修补及胃底360度折叠术。整个手术非常顺畅,解剖清晰,手术仅用时120分钟,术中仅有极少量出血,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王举
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者,达90%以上。食管裂孔疝一般分为四型:滑动性食管裂孔疝(Ⅰ型),贲门位置上移;食管旁裂孔疝(Ⅱ型),贲门保持正常位置,胃底部经食管裂孔疝入胸内食管旁;混合型食管裂孔疝(Ⅲ型),食管旁裂孔疝且贲门上移进入胸腔;巨大型食管裂孔疝(Ⅳ型),特点是除了胃外,还疝入腹内其他脏器。食管裂孔疝有如下三方面的症状:1.胃食管反流症状,表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胃内容物上反感、上腹饱胀、嗳气、疼痛等。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或针刺样疼,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颈部等处。平卧、进食甜食、酸性食物,均可能诱发并可加重症状。此症状尤以滑动型裂孔疝多见。2.并发症症状,如:(1)出血:裂孔疝有时可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致贫血。(2)反流性食管狭窄:在有反流症状病人中,少数发生器质性狭窄,以致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食后呕吐等症状。(3)疝囊嵌顿:一般见于食管旁疝。裂孔疝病人如突然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完全不能吞咽或同时发生大出血,提示发生急性嵌顿。3.疝囊压迫症状 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可以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压迫食管时可感觉在胸骨后有食管停滞或吞咽困难。Ⅰ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大多可以治愈,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要手术治疗,其余类型则均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或经腹开放手术。经胸手术胸部切口较大、对心肺干扰重、麻醉要求高,而且大多只能进行食管裂孔修补。实施胃底折叠术需要在膈肌上切开250px长切口才能完成胃短血管的处理,膈肌的损伤对呼吸功能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经腹手术虽然对心肺干扰较小,但因空间狭小,难以获得良好的显露,致使手术操作比较困难。
1956年,Nissen开展了世界上第一例胃底折叠术,开创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手术治疗的先河,1991年Dallemagne首次报道了(laparoscopic Nissen fundoplication,LNF),从而将该手术引入微创时代。与传统手术相比,LNF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病人只要能耐受全麻就能耐受手术,只需在上腹部建立4-5个长约0.5--25px的操作孔,游离暴露食管裂孔,将胃底还原入腹腔,于食管下方间断缝合两侧膈脚,缩小食管裂孔。食管裂孔较大者,往往需要补片修补。裂孔修补完成后,为防止食管返流,再行胃底折叠。在发达国家,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已被视为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金标准。
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尤其是我区开展此项手术的时间相对较晚,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开展了此项技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自2011年9月6日成立,在学科带头人王举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开展腹腔镜技术,经过全科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腹腔镜胃肠手术全面铺开,包括胃肠肿瘤根治术、阑尾切除术、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不明原因腹水探查诊断等。本例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我院腹腔镜微创手术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这项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规范、微创化的医疗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