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药物治疗(转载)
- 发布于 2013-05-18 12:23 来源:孙志强医生
CML慢性期患者的初始治疗(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伊马替尼是第一代高度特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直接靶向白血病致病基因产物―BCR-ABL融合蛋白。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取代BCR-ABL融合蛋白结构中的ATP,阻断ABL酪氨酸激酶及其下游分子的磷酸化,抑制Ph阳性细胞增殖,从而破坏了CML细胞的生存途径。此药的研发模式和临床试验的成功开创了CML治疗的新纪元。伊马替尼对初治的早慢性期、干扰素a失败的晚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CHR率分别为98%、94%、87%和37%,CCR率分别为92%、57%、45%和8%。早慢性期和晚慢性期患者中获得CCR者MMR率分别为80%和39%,前者预计5年、后者预计6年未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生存率分别为93%和61%,获得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有利于长期存活。随机对照的IRIS研究证实,对于初治的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较干扰素a+低剂量阿糖胞苷显示出更快、更高比例地获得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以及较低的疾病进展率和更好的耐受性。伊马替尼治疗1年时获得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效应可以预示远期生存结果:获得CCR患者与未获MCR者相比,预计5年未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生存率分别为97%和81%;获得MMR与未获CCR者相比,分别为100%和87%,P值均<0.001。与以往的药物相比,伊马替尼使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改写了CML的病程。尽管急变期患者生存期无明显改善,但有更多机会获得血液学缓解,为进行allo-HSCT提供了可能。当今,伊马替尼已成为CML各期的一线治疗。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孙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