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定义是餐后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收缩压由餐前≥100 mmHg下降至餐后<90 mmHg,或当餐后发生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即使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也可诊断餐后低血压。
近年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老年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有时伴随直立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在居家护理的老年人中患病率为24%-36%,在我国住院老年患者中为74.7%。餐后低血压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中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为37%。
餐后低血压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餐后内脏血液灌注增加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减少、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及餐后交感神经张力代偿功能不全,餐后具有扩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肽分泌增多等有关。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更高,更容易出现组织低灌注的症状,从而增加跌倒、骨折及靶器官损害的风险。
餐后低血压以预防为主,对于无症状者可采取餐前饮水、减少糖类摄入、避免餐前服用降压药等非药物治疗,做好血压监测。对于有症状者主要以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为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