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术界公认FBN-1基因突变是马凡综合征的致病原因。由法国科学家发表于《欧洲心脏病杂志》的一篇文献,对携带FBN-1基因突变的人员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进行了研究。
对FBN-1基因突变导致的马凡综合征及其他罕见疾病患者而言,基因检测技术有利于在病情早期发现致病性基因突变的存在。1995年到2005年间,国际马凡综合征数据库统计到了1191例携带有FBN-1基因突变的患者,这些患者来自五大洲的38个国家。研究者对965例资料齐全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研究,平均年龄22岁(范围:11-34岁),男性占53%。其中73%的患者在纳入研究时的临床表现符合马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7%的患者出现了马凡综合征的部分临床表现,但还不满足其诊断标准。本组患者中,854例(88.5%)患者表现出了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其中单纯升主动脉病变占34%,单纯二尖瓣病变占15%,同时患有升主动脉病变和二尖瓣病变占51%。单纯的降主动脉夹层比较少见,约占4%。
研究发现,升主动脉扩张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增加,到60岁时,96%的患者出现了该病变。“主动脉事件”(特指发生主动脉夹层和接受主动脉手术)在20岁以前十分罕见,但此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加,到60岁,主动脉事件发生的比例达到74%。也就是说,96%的患者在60岁前会出现升主动脉不同程度的扩张,而74%的人在60岁前将会发生主动脉夹层或接受主动脉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出现主动脉扩张的风险高于女性(30岁以前,男性出现主动脉扩张的比例为57%,女性为50%;其中,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预防性手术的比例为男性21%,女性11%),这可能与男性的活动强度(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大于女性有关。另外,在60岁以前,约有77%的患者出现二尖瓣脱垂,61%出现二尖瓣明显返流,这些症状出现的比例也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单纯因二尖瓣病变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约占13%,无明显性别差异。
因此,对于携带有FBN-1基因突变的患者而言,心血管事件风险需要倍加重视,它将持续终生,并且具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医生在接诊主动脉扩张或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时,需要警惕其遗传背景,一旦有任何蛛丝马迹,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心血管系统以外的细致体检(如骨骼、眼睛),必要时对其家族成员进行全面筛查,明确病因,使患者及其家族最大程度受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