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纤维化常发生年龄在二十至四十岁之间的人群,病症常发生在后牙垫区及颊黏膜。全世界发生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症(简称OSF)之病患,以印度最多,亚洲其他地区也有一部份,全球据统计有约二百五万十名OSF病人。
致病因素
1、营养不足:在马来西亚,发现有77%之OSF之病患有维生素B-comp口腔黏膜纤维化es及铁之缺乏。可是西方国家中虽有以上之营养缺乏,但却没有OSF之发生,因此可能是因为OSF之病患因张口度逐渐减少、进食灼热感、不易吞咽,而引起营养不足之情形。
2、咖哩:因为印度人常吃辣之食物,故有学者认为咖哩可能是致病因。但是在墨西哥和西美地区之居民,他们摄取咖哩之量相近,甚至超过印度人,却没有OSF之发生。
3、咀嚼槟榔:根据一份有关印度之十年研究报告指出,无咀嚼槟榔就没有OSF,而有咀嚼槟榔之人中,每年十万人有三十五人患有OSF。槟榔碱是槟榔的粹取物,它能刺激胶原蛋白之合成,增加胶原蛋白量,而引起OSF。
4、丁香油:丁香油是槟榔中之主要成分之一,若其量高于每公升三毫莫耳之量时,会对口腔黏膜之纤维母细胞导致细胞毒性,进而增加组织之破坏,最后导致瘢痕之形成增多。
5、免疫方面:有学者认为自体免疫是OSF之致病因:
(1)OSF之发生以女性较多(在印度)。
(2)发生之年龄。
(3)自体抗体之发生率。
(4)病灶中有淋巴球之浸润。
(5)OSF病患体内之人类白血球抗原H-A10及DR-3都有上升之情形。但也有可能是由于OSF所造成之慢性组织破坏而产生免疫方面之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