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麻痹性斜视。它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儿童麻痹性斜视多由先天发育异常、产伤和出生后数月内患病引起。应首先寻找病因,并请耳鼻喉科、神经内科、脑外科、小儿科等科会诊,排除眼周鼻窦、脑神经和颅内肿瘤等疾病,准确地诊断原发病,防止延误治疗时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表现: 1.眼位偏斜眼球运动障碍 当某一条眼外肌麻痹时,其拮抗肌相对力量过强,眼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斜。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转动受限。如外直肌麻痹,则眼球向外转受限而内斜;若内直肌麻痹,则内转受限而外斜。
2.复视 因融合功能破坏而产生复视,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定向定位障碍,头晕恶心,步态不稳,当遮蔽一眼时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3.代偿性头位 为克服复视的干扰,患者自动将头倾向麻痹肌作用的一侧,与此同时还可转动脸部克服内外直肌麻痹引起的复视;或将下颏上举或内收,再加上轻度转脸克服上下直肌麻痹引起的复视;或以头向肩部歪和下颏及脸的转动克服上下斜肌麻痹所致的复视。其目的是为获得双眼单视、避免复视而表现的系列特征。
4.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用患眼注视时大脑皮质需增强对麻痹肌的神经冲动,这冲动也同时传递给麻痹肌的配偶肌,引起健眼大幅度偏斜。
诊断
1.眼球运动检查 让患者向6个诊断眼位注视以寻找麻痹肌,如一眼向鼻侧、颞侧、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转动受限,分别表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上斜肌麻痹。若眼球固定不动,为全眼外肌麻痹。
2.复像测定 先测定是同侧复像还是交叉复像;再确定是水平分离为主还是垂直分离为主,复像有无倾斜,按6个诊断眼位查出最大分离方位及周边物像属何眼。
3.综台分析代偿头位
(1)右眼向左侧转动受限,呈同侧复像,水平分离为主,最大分离方位在右侧,周边物像属右眼,患者脸向右转,即是右外直肌麻痹。
(2)右眼向右上方转动受限,交叉复像,垂直分离为主,最大分离方位是右上方,周边物像属右眼,患者下颏上举,脸向左侧转,头稍向左肩歪,即为右上直肌麻痹。
(3)右眼向鼻上方转动受限,同侧复像,垂直分离为主,像朝颞侧偏斜,最大分离方位是左眼颞上方即右眼鼻上方,周边物像属右眼,患者头向右肩歪,下颏上举,脸稍向右侧转,即为右下斜肌麻痹。
(4)歪头试验可以鉴别上斜肌麻痹和上直肌麻痹的患儿。
(5)遮盖试验可以判断手术后的矫正效果。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的宝宝很小时家长会发现孩子看东西歪头,斜视度大的孩子家长容易发现,带孩子到眼科就诊,这样的孩子不容易耽误病情,一些斜视度比较小的孩子,主要是歪头视物,家长很容易带孩子看外科或者延误治疗,部分孩子甚至被误诊并行胸索乳突肌的手术,手术后孩子仍然歪头,这时家长和医生才会警觉,请眼科会诊的结果往往使家长和外科医生大吃一惊。这时眼科如果再行手术已经错过了孩子手术的最佳时机。
我们通常鉴别孩子是不是由于眼科斜视引起的歪头,在临床上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孩子的一只眼睛用纱布遮住,遮盖后如果孩子的歪头症状减轻或者消失,这时应该高度警惕先天性斜视造成的代偿头位。
治疗新鲜麻痹性斜视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同时可口服和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苷、辅酶A、ATP等。还可作针灸、理疗促进麻痹肌的恢复。治疗半年后不能恢复,可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上斜度数小的患者,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三棱镜矫正代偿头位。
斜视度较大的患儿,应该早期考虑手术治疗。这种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的手术,国外的眼科医生主张分次手术,我们对于家住比较近的孩子,以及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患儿多采取分次手术。对于家住边远地区。和经济情况比较差的患儿,争取一次手术解决问题。可是这样增加了手术难度。手术的设计我们手术前一定要仔细和家长进行沟通和谈讨,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先天性儿童麻痹性斜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因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形成弱视机会不多,双眼单视功能往往因为代偿头位而保持;即使双眼单视功能不健全或丧失,只要手术时间早,手术后眼位得以矫正,代偿头位很快会消失,双眼单视功能也会很快恢复,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目的。 儿童麻痹性斜视引起的“眼性斜颈”会产生许多的并发症,比如脊柱的发育异常,牙齿,面颊的发育异常,年龄较大的麻痹性斜视的孩子通过手术可以矫正斜视,可是却遗留永久的面颊,脊柱,牙齿的发育异常,因此存在代偿头位的儿童应尽早手术矫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