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游离轻链(FLC)分析检测的是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κ和λ的水平。在评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浆细胞病(PCD)方面FLC分析主要有三个部分。检测过程中,游离轻链定量、血清蛋白电泳(PEL)及免疫固定电泳的联合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患者可不必留24小时尿,但轻链淀粉样病变(AL)除外。其次,FLC的基线水平是所有PCD的主要预后因素之一。第三,FLC可以定量监测伴寡核苷酸分泌的PCD患者,包括AL、分泌寡核苷酸的骨髓瘤及2/3的先前被认为是不分泌型的骨髓瘤。对于AL患者,一系列FLC检测胜过了PEL及免疫固定电泳。对于分泌寡核苷酸的骨髓瘤患者,FLC检测降低了骨髓活检的频率,此观点尚须进一步证实。相比之下,对于血或尿PEL可检测的PCD,没有资料赞同用FLC代替24小时尿PEL。本文提供了关于游离轻链在克隆性PCD诊治方面的应用。
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包含了一系列疾病:良性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孤立性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MM)及轻链淀粉样变性(AL)。不管哪种疾病,检测血中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对于诊断、预后以及治疗都是重要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记录及检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全部检验项目包括电泳(PEL)、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IFE)及血清免疫球蛋白重链浊度测定。对大多数MGUS和MM患者来说,上述检测就足够了;但对于大多数AL以及3%以上的不分泌型骨髓瘤或分泌寡核苷酸的骨髓瘤患者,这些检测仍然不够。
21世纪初,出现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FLC)检测1。与以往轻链定量不同的是,利用新的多克隆抗体,识别那些因结合重链而掩藏的表位(图1)。这种检测方法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的目的就是介绍其潜在的、已经得到证实的以及仍然在进行研究探讨的应用价值。
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的产生及检测
FLC的血清浓度取决于浆细胞的分泌及肾脏排泄两方面。血清FLC被肾小球快速排出,半衰期2-4h,然后在近端小管分解代谢。通常情况下,很少有蛋白经尿排出,在肾脏重吸收功能受抑时血清FLC浓度升高。每天大约有10-30g的FLC被肾脏代谢,其中正常浆细胞产生的约0.5-1g3。
FLCκ及λ浓度异常见于一些疾病,如免疫抑制、免疫亢进、肾清除率降低或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或肾损伤的患者,因为合成增多或肾清除减少,血清FLCκ及λ升高,但κ/λ比率(rFLC)仍正常4。有意义的异常的κ/λrFLC只见于浆细胞增殖(或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由于分泌了过多的FLC,而打破了κ及λ之间的平衡。
血清FLC分析
血清FLC分析基于一种多克隆抗体的商业试剂盒,采用免疫浊度测定法,许多自动化实验设备可以完成。包括两部分检测:κ定量及λ定量。
灵敏的血球凝集反应分析显示,表面覆盖适当FLC、滴度在1:16000以上的细胞有反应;完整的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滴度小于1:2,无反应。尽管试剂在对FLC及完整的免疫球蛋白轻链的灵敏度方面相差至少10000倍1,Nakano及Nagata5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交叉反应:κ试剂完整的免疫球蛋白浓度12.5mg/L时20%;λ试剂50mg/L,0.35%。血清存在过量IgG、IgA、IgM时,试剂的特异性越高,越能更对好地对κ和λFLC进行定量。差别是有意义的,因为在正常人和大多数骨髓瘤患者体内,循环血中绝大部分轻链与重链是结合的,使得特异性差的试剂成为检测循环血中重链的近似替代品。
Kalzmann等人4通过对血清库中127份年龄21-62岁正常人的新鲜及冰冻血清以及155份年龄51-90岁的正常个体的冰冻血清进行研究,定义出了正常值范围。κFLC95%的可信区间是3.3-19.4mg/l,λFLC是5.7-26.3 mg/l。κ/λ比率,95%的可信区间是0.3-1.2,把所有正常个体都算在内,FLCκ/λ的范围应该是0.26-1.65。应用100%的可信区间把特异性从95%提高到了100%,但敏感性由98%降至97%。比率超过1.65的患者存在过多的κFLC,推测其产生了单克隆κFLC。比率小于0.26的患者存在过多的λFLC,推测其产生了单克隆λFLC。
100%可信区间的应用降低了具备多克隆活性的B细胞可导致比率异常的可能性;但因为存在上述可能,试验结果需要在临床背景下进行解释说明。如果患者在感染期间或是存在风湿免疫病,试验需要过一段时间进行重复。
该试验虽然是医疗检验的重大突破,但仍存在不足6。首先,不同批次的多克隆FLC抗血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9-20% CV)(表1),对于不同单克隆FLCs的免疫反应各异,结果也不一致6。其次,一些单克隆轻链(特别是κFLC)不能稀释到一定梯度,对此无法进行估计6。第三,抗原过量可影响浊度分析,得出错误的低血清FLC结果,对于临床可疑的标本需要进行手工稀释。大型的多机构试验,应充分考虑对标本进行集中的检测,并进行批次间的比较7。第四,轻链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可使某些轻链的肽段无法被FLC试剂识别,但免疫固定或者电泳中却清晰可见。相反,末端的聚合反应可使结果高过正常值10倍。
尿FLC分析
一般来讲,尿轻链定量可以通过24h尿蛋白电泳测出。也可以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尿轻链1,8但由于对其了解的不成熟,使其应用尚未得到推广。Bradwell等人检测了66例正常人的尿自由κ及λ浓度,发现各自的数值在5.4±4.95和3.17±3.3mg/l 之间,平均κ:λ比率是1:0.54(95%可信区间,1:2.17―1:0.25).通过应用Freelite(结合部位)和SDS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20例患者的尿标本,Le Bricon等人发现应用κ/λ比率, 在检测FLC方面血清游离轻链测定比电泳更为敏感,但有75%的浓度估计过高8。在另一项对224例轻链型骨髓瘤(LCMM)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血FLC浓度及尿FLC浓度(免疫分析法,根据肌酐浓度稀释尿液进行修正)之间不存在相关性(κ,r=0.29,P=0.001;λ,r=0.13,P=0.2)3。不推荐应用尿免疫球蛋白FLC试验监测病情。
血清FLC分析在诊断方面的作用
血清FLC分析用于过筛浆细胞病
几乎所有的浆细胞病都存在过量的FLC或异常的rFLC(表2)。历史上,过筛浆细胞病的金标准是PEL联合血及尿的免疫固定电泳(IFE)。从FLC分析用于过筛疾病来说,重要的问题是:(1)FLC分析是IFE的补充吗?(2)如果检验结果相同,是不是一种比另一种便宜或是简便。以上问题目前虽未能充分解答,但已有相关试验资料。最重要的过筛研究由Katzmann等人完成20。他们讨论了血清免疫球蛋白FLC分析是否可以取代尿免疫固定电泳对疑诊单克隆蛋白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过筛。应用梅约临床浆细胞病数据库,对428例患者分别以尿IFE阳性、血PEL联合IFE、血清FLC分析进行临床评估。血PEL联合IFE有28例患者漏诊(6.5%):MM(n=2);AL(n=19);浆细胞瘤(n=3);冒烟型骨髓瘤(n=1);MGUS(n=2)。血清FLC漏诊率14%,但血清IFE与FLC联合能确诊99.5%的尿检阳性的患者(表3)。如果未进行尿IFE,有2例患者不能明确患有低危MGUS20。Beetham等人也得到了类似结论,提出异常血清rFLC作为单一的过筛试验敏感性0.76,特异性0.96;阴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8和0.59。FLC分析对于AL或轻链为主的疾病具有较大的诊断意义。对110例未接受任何治疗的AL患者在诊断后的120天之内进行FLC分析,rFLC阳性率达91%,而血清IFE阳性率为69%,尿IFE阳性率为83%。血清IFE与血清FLC分析联合可以使AL的检出率达到99%(109/110)14。
尽管Katzmann等人的研究已结束20,目前尚无充足资料显示FLC分析究竟对血清IFE有那些完善。主要的不足就是受试者中包括尿免疫固定阳性的患者,入选标准回答了上述问题,但增加了血清FLC分析的阳性率,因为溢出性蛋白尿所要求的血清FLCs的平均值κ为113mg/l(7-39500 mg/l),λ为278mg/l(6-710 mg/l)22。一些报道提出加用FLC,可使血清PEL或毛细管区带电泳的敏感性提高;此观点并不新奇,因为血清PEL或毛细管区带电泳只能检测出在正常或多克隆背景下量已经足够多的单克隆蛋白。如果怀疑浆细胞病,只进行血清PEL或毛细管区带电泳是不够的。SPEP的敏感度为1-2g/l,IFE为150-500 mg/l,毛细管区带电泳介于两者之间1。而血清FLC免疫分析对小于1 mg/l的仍敏感4。
通过以上研究及其他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在过筛单克隆蛋白(AL除外)方面,FLC可以取代24h尿IFE;然而,一旦诊断单克隆球蛋白病,应该进行24h尿IFE。对于过筛AL,不但需要血液检查包括血清FLC,还要进行尿IFE。
应用基于生理学常识的血清IFE和FLC进行疾病筛查在费用及临床前景方面都具有优势。Katzmann等人发现从2006年医疗保险赔付情况来看,血清FLC分析为38美元,24h尿分析(总蛋白、PEP及IFE)为71美元。前者的费用差不多为后者的一半。Hill等人研究表明23,在英国,每个FLC分析要9美元。由于许多实验室只有40-52%的血标本有相应的尿标本21,费用有可能更高。因为留尿的不便,患者和医生都不愿意留24h尿,但光靠血的单克隆蛋白检测即单纯血清IFE,有10-17%的患者(AL或LCMM)会漏诊11,14。应用简便易行的FLC分析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并达到早期诊断。
推荐应用血清FLC分析筛查疾病
如表4所示,对于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筛查(AL除外),血清FLC分析联合血清PEL及血清IFE已足够。AL要求进行所有的血液检查以及24h尿IFE。确诊浆细胞病,留24h尿进行PEL和IFE对所有患者来说都是必要的。
血清FLC分析的预后价值
血清FLC分析可以灵敏的判断FLC疾病的预后并且省去了疾病过筛中留尿所带来的不便。关于血清FLC用于预后判断的基线值正在进行研究,目前尚无定论(表4)。发病机制虽未明确,高水平的FLC可能与IgH易位以及高肿瘤负荷相关28,29。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近1/3的MGUS患者存在异常的rFLC,与rFLC正常的患者相比更易进展(图2a)。根据单克隆蛋白峰的高低、重链的同种型及rFLC,构建了MGUS向MM进展的风险模型17。rFLC<0.25或>4被定义为异常。多变量模型中,异常rFLC、 M峰大于或等于1.5g/dl以及除IgG之外的重链的同种型均提示存在进展成MM或相关疾病的可能。具有0、1、2、3个危险因素的患者20年内疾病进展的风险分别为5%、21%、37%、58%(图2b)。
冒烟型(无症状)骨髓瘤
FLC除用于MGUS的预后判断外,还用于评估冒烟型骨髓瘤的进展风险16。在对273例SMM(1970-1995)的血标本检验中发现,异常rFLC预示进展风险高,rFLC最佳的断点是≤0.125或≥8(危险比,2.3;95%CI,1.6-3.2)(图2c)。rFLC的异常程度是继骨髓浆细胞数(BMPC)和血清M峰之后独立的危险因素30。在构建的风险模型中,包括rFLC最佳的断点,BMPC≥10%以及M蛋白峰≥3g/dl。具有1、2、3个危险因素的患者5年内疾病进展率分别为25%、51%、76%(图2d)。
孤立浆细胞瘤
对116例孤立浆细胞瘤患者确诊时采集的血标本进行回顾性rFLC分析:异常rFLC占47%,并与进展成骨髓瘤的高风险相关(P=0.039)。rFLC异常的患者有44%在5年内进展,而rFLC正常的患者出现进展的占26%。确诊后的1-2年内,持续的血清M蛋白水平≥0.5g/dl是向MM进展的另一个危险因素。应用上述两个变量:rFLC及持续的血清M蛋白水平≥0.5g/dl,构建了危险分层模型。低危组(n=31)、中危组(n=26)、高危组(n=18)分别有13%、26%、62%的患者在5年内疾病进展31。
多发性骨髓瘤
有研究表明基线FLC对于新诊断的进展型骨髓瘤具有预后意义9,12,29,32。Kyrtsonis等人32通过对94例MM患者的研究发现rFLC有预后意义(图3a)。平均的基线rFLC,κ-MM为3.6,λ-MM为0.02。‘高’ rFLC与血肌酐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广泛的骨髓浸润以及LCMM相关。低于或高于均值的患者5年生存期分别为82%及30%(P=0.0001)。rFLC联合国际分期系统(ISS)时,ISS分期3期的患者由于rFLC的不同5年生存期存在差异(52%:16%)。
V an Rhee等人发现在入选total therapyⅢ的301例患者中,高水平FLC超过750mg/l(最高的三位数)预后最差(图3b,c)。FLC的高基线值往往与LCMM,肌酐升高(≥176.8µM或2mg/dl)、β2微球蛋白(≥297.5nM/l或3.5 mg/l)、乳酸脱氢酶(≥190U/l)及骨髓浆细胞>30%相关。
近来,Snozek等人在对1995-1998年间790例进展型骨髓瘤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基线rFLC<0.03或>32(n=479)的患者比rFLC介于0.03―32之间(n=311)的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个月及39个月。异常rFLC结合国际分期系统构建的模型中33:白蛋白<3.5mg/dl且血清β2微球蛋白≥3.5mg/dl时,rFLC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具有0、1、2或3个危险因素的患者总生存期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1个月、39个月、30个月、22个月,P<0.001(图3d)9。
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
在对119例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AL 患者的调查分析表明,高基线FLC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危险比2.6,P<0.04)28。FLC基线值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相关,高水平FLC往往提示淀粉样变累及了更多的脏器,上述结果表明高水平FLC预示疾病进展。
推荐血清FLC分析用于预后判断
所有的MGUS、冒烟型或进展型骨髓瘤、孤立浆细胞瘤及AL均应在诊断时进行血清FLC分析(表4)。
FLC分析在疗效评价方面的作用
有3种情况要考虑FLC的变化:寡分泌、轻链型骨髓瘤、可检测的完整免疫球蛋白病,推荐第一种情况常规进行FLC系列分析。尽管已提出了标准化的FLC反应36,37,目前只有几项研究证实了FLC检测的实用性19,28,34,35。在系列检测中,应该注意相关FLC或相关FLC与无关FLC(dFLC)的差别12。除了要明确诊断以及证明达到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外,rFLC用处不大,因为化疗期间很少对治疗引起的无关FLC(单克隆λ患者的κ及单克隆κ患者的λ)生成抑制进行观察;当一种轻链低至极限造成比率异常时,反映的是免疫抑制的程度而不是瘤负荷。
发表的FLC疗效标准
多发性骨髓瘤:对于MM,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刚刚发布了最新的包括FLC分析在内的疗效标准。表5介绍了疗效标准中涉及FLC的部分37。该标准目前还没有得到正式的研究证实。
AL:第10届国际淀粉样蛋白及淀粉样变性论坛一致通过“FLC反应”的定义:对于合并AL淀粉样变性的患者来说,FLC反应是指相关FLC(iFLC)大于10mg/dl的患者iFLC下降50%,而iFLC升高50%提示疾病进展36。Lachmann19、Sanchorawala35、Palladini34的工作对上述定义进行了部分的证实,后面将继续介绍。
寡分泌性疾病(AL、寡分泌MM、轻链沉积性疾病)的FLC反应
Lachmann等人19最先将FLC改变与总生存期联系起来。他们认为AL患者如果iFLC下降50%以上,生存期有可能延长。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接受非清髓化疗的患者。不久,在对一些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研究中,Dispenzieri等人28发现iFLC下降50%虽不能预测总生存期,但却提示存在血液学及器官缓解率提高的趋势。iFLC达到正常最能预测血液学缓解、器官缓解及总生存期。通过对45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研究,Cohen等人38提出rFLC正常3个月不但能预测无进展生存,还能预测总生存期。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非移植的差异在于两者iFLC下降超过50%的程度不同。与其他观点不同的是28,35,38,Lachmann研究认为iFLC下降50%以上并没有进一步改善预后19。Sanchorawala和同事们也认为FLC反应程度越高,器官和血液学达到完全缓解的可能性越大35。此外,Palladini等人34发现FLC的下降与NT-proBNP(反映心功能的一项指标)的降低相关,还能预测总生存期。在Sanchorawala的研究中,血清FLC下降90%以上更能预示器官缓解,对血液学缓解的预测性稍差35,39。最后,Dispenzieri等人28发现对于AL患者来说,免疫球蛋白FLC反应对生存期的预测较好,对血液学缓解的预测稍差(图4),此观点符合Blade骨髓瘤疗效标准39。
然而目前尚无资料能证实寡分泌骨髓瘤患者FLC变化与骨髓浆细胞增多或整体疾病状态相关,此观点的提出源自一些尚未得到公认的数据资料13。通过对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FLC的浓度变化与疾病进展相关13。最后,尽管没有官方资料的认可,作者个人仍认为FLC分析在轻链沉积性疾病方面有应用价值。
轻链型骨髓瘤的FLC反应
许多研究表明血清FLC对于检测LCMM患者的FLC灵敏度极高。然而通过24h蛋白电泳检测,血清FLC和尿FLC之间仍缺乏明显的相关性3,12,15,22,40。在评价血清FLC改变和尿M峰方面,发现两者之间确有相关性,但没有资料显示存在高相关系数。
Dispenzieri等人12对101例基线iFLC≥5mg/dl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了血清FLC、24h尿蛋白、24h尿M蛋白之间的关系。化疗2个月后,iFLC变化的百分比与尿M蛋白之间相关系数不高。对此还有一些规模更小的试验。Abraham等人15对28例LCMM进行了系列FLC检测,应用一个随机的效应模型评价尿M蛋白的变化与血清FLC之间的关系。有1例患者一段时间内血清FLC的变化与24h尿M蛋白量的变化相关。Bradewell等人3对MRC试验的224例LCMM的基线期血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全部经过血清FLC检测确诊,其中82例的记录显示血清FLC与24h尿PEL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作者未提供相关系数及检测的具体时点。
可检测完整免疫球蛋白患者应用FLC反应的意义
血清游离轻链监测适用于表达完整免疫球蛋白的骨髓瘤及LCMM,有近95%的患者产生了过量FLC10。然而目前在基线值以外的尚不推荐应用,就此后面将进行介绍。应用可分为三类:(1)应用FLC反应作为早期预后因子;(2)FLC反应对骨髓瘤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的定义;(3)FLC取代尿检测,轻链型除外。
研究表明,与标准的包括重链在内的检验相比,血清FLC分析对于检测疾病早期的缓解及复发敏感性较高。至于检测早期有无缓解,其合理性符合逻辑。FLC的半衰期为2-4h,而典型的IgG为8-21天。已有图表反映了这个情况10。然而,不能说早期无反应就预示治疗的最终失败,也不能认为因重链检测造成的结果延迟3-4周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血清FLC的一些项目还可以比蛋白电泳能更早的检测到复发。困难仍在于尚无资料证实提前数月的疾病复发或药物治疗失败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对于应用极其昂贵的新药治疗的患者41,早期预测药物治疗失败可以节省费用,对此已有一些有趣的争论;对于非寡分泌性疾病来说,目前尚无充足的资料支持仅仅基于FLC可以废弃某个治疗方案。
Van Rhee等人29报道应用VDT-PACE治疗2-3周期的FLC下降最多的患者比其他人的预后差,但其中混淆了低水平FLC的患者游离轻链下降比例不可能高的情况。例如,基线FLC为5mg/dl的患者可以降至0.2mg/dl这一病理低值,但降低比例无法达到96%。作者未提供关于降低的高百分比是否与基线FLC无关的证据。相反,Dispenzieri等人12发现应用烷化剂为基础的治疗尽管2月时FLC反应可以预测最终的PEL缓解,但无法预测总生存期或无进展生存期。该研究的局限在于诱导治疗没有应用新药。
尽管rFLC正常化已纳入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统一的疗效标准用来定义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37,目前仍没有资料记载完全缓解(依据或不依据rFLC)能够预测无进展生存或总生存期。在发表的关于对先后应用柔红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2-3个月后继续应用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2月的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42,37例患者中有8例的rFLC在1-2程化疗后达到正常,与CR或nCR有显著相关性(P<0.003)。此发现的意义尚未肯定因为目前仍缺乏关于rFLC的正常化与PFS或OS相关的资料。
对于完整免疫球蛋白型骨髓瘤没有明确本周蛋白尿的患者,很少进行24h尿蛋白电泳检查。但是疾病进展的患者不管有无髓外情况可出现轻链。恶性浆细胞出现亚克隆扩张,不能合成正常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但尚能合成轻链,原因不明。如果不定期进行尿检测或血清FLC分析,可能不会发现上述现象43。
推荐应用血清FLC分析评价疗效
AL及多发性骨髓瘤伴寡分泌的患者应该常规进行系列FLC检测。对于CR的患者也应作FLC分析以明确是否达到严格意义上的CR。
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应用FLC分析
关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FLC分析的资料有限。虽然肾衰竭会提高κ及λ的水平,但rFLC可正常。iFLC检测对于寡分泌骨髓瘤、LCDD或淀粉样变性的透析患者或肾功能极差的患者解释起来比较困难,对疗效的评价也未得到证实。在注意无关FLC的同时,dFLC或iFLC也可以作为反映肾功能状态的指标,为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提供信息。
结论
综上,FLC分析对于评价及治疗骨髓瘤、单克隆浆细胞病主要有四个指征。在筛查骨髓瘤及其相关疾病方面,血清FLC分析联合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具有高敏感性,可不必在留24h尿。一旦确诊浆细胞病,所有患者必须进行24h尿检查。其次,FLC分析实际上对于所有浆细胞病,包括MGUS、SMM、进展型MM、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孤立浆细胞瘤,均有重要的预后价值。第三,FLC分析可用于定量监测寡分泌浆细胞病,包括AL、寡分泌骨髓瘤、以及2/3被认为是不分泌型骨髓瘤的患者。对于AL及寡分泌骨髓瘤,FLC检测是必要的。FLC分析不能代替24h尿蛋白电泳监测有尿M蛋白的骨髓瘤患者。第四,根据国际疗效标准,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要求检测rFLC。
对于浆细胞病来说,血清FLC分析是一项有价值的检验;但技术上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批次间的差异、分析的不够精确、稀释的梯度。今后应用最重要的领域涉及对于可检测完整免疫球蛋白或尿M蛋白的患者定义早期FLC“反应”或“复发”的临床相关性;除了用于初步诊断及定义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不提倡对上述患者进行FLC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