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相关电位(ERPs)是指与一定心理活动(即事件)相关联的脑电位变化,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改变。目前已提取出的成分有P300 、N270 、N400、失匹配负波(MMN)、关联性负变(CNV)等。其中MMN 是一种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反映大脑对信息的自动加工过程,以无需受试者主动参与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也是ERPs 的研究热点。
MMN于1978年被Ntnen 等首次报道并应用于临床,被证实是由随机出现在不断重复的“标准”刺激序列中的“偏差”刺激所诱发的。MMN 是在P300 电位基础上开发出的一项新的检测技术,与P300 不同的是,MMN 可以在非注意条件下明显出现,潜伏期通常为100 ~250 ms ,反映了脑内不随人主观意志转移的信息自动加工过程,是目前能客观评价听觉识别及感觉记忆的重要手段。
MMN 的机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MMN 反映了听觉信息的感觉记忆机制,标准刺激重复出现会在脑内特定部位形成记忆痕迹,随后新的刺激与记忆痕迹相比较,标准刺激与记忆痕迹匹配,不产生MMN ,偏差刺激与记忆痕迹不匹配,所以产生MMN 。因此单独给予偏差刺激不会产生MMN ,因此需要对刺激序列进行伪随机排列:在多个标准刺激之后出现第一个偏差刺激。
MMN的起源MMN的产生被认为是在颞叶听觉皮层及其附近的区域。Kropotov 等发现41区对声音频率的改变尤为敏感,提示该区的神经元回路主要负责对声音特征的分析,而42区记录到的ERP很明显地受刺激率的影响,可能该区主要负责记忆痕迹的形成,对偏差刺激的特异反应则被记录在听觉联想皮层(22区) 。
综上所述,MMN异常反映中枢对听觉处理过程的异常,是目前仅有的客观评估感觉记忆的方法。由于酝酝晕能够在无意识状态下产生,为常规检查难以配合的患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客观测量指标,对精神科、神经科重症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MMN已经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精神分裂、焦虑抑郁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广泛被应用。
从MMN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在非注意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说明其反映脑内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自动加工过程,是较高级的认知分辨功能的产物。对于那些昏迷患者在意识开始恢复的初级阶段,此时临床现有的检查方法还无法探知到这些微弱的意识活动,而MMN这个时候可能已经出现了,这对于早期评价意识障碍患者预后并采取更积极治疗方法,意义重大!Wijnen等对10个植物人每两个星期检测一次MMN,持续三个半月,发现MMN的波幅和潜伏期与患者恢复意识的程度有关,随着意识的恢复,MMN的波幅增加,处理异常声音刺激的能力也在增加。这项研究提示我们,如果一个昏迷患者能监测到MMN,那么他很有可能将来能够恢复意识!
从去年开始,目前已检测4例患者。
下图系一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意识恢复不明显,家属已经丧失继续治疗信心。经过MMN检测,发现给予声音刺激后可出现明显MMN,证明患者已有意识活动,继续积极治疗后患者意识明显恢复,已于近日出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