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虽是良性疾病,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及多种检查结果,特别对症状不典型者,辅助检查手段尤显重要。下面介绍目前主要检测方法:
1、症状及试验性治疗:主要症状有反酸、烧心、反食、胸背痛,还可引起咽部烧灼感、咽部异物感;鼻塞、流涕;憋气、喘息、咳嗽;反复口腔溃疡、龋齿等等。试验性治疗即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标准剂量2次/日,1-2周,症状显著缓解者可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但年龄大、明显消瘦、吞咽困难者宜检查明确后再服药。
2、内镜:胃镜可以诊断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巴雷特食管等可通过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荧光内镜、共聚焦内镜等进一步诊断。但目前因技术、经济等原因未在临床普及应用。
3、反流监测:
1)食管24小时PH监测,对胃食管酸反流监测特异性高,且可监测症状是否与酸反流相关。但敏感性相对较低。
2)胆汁反流监测:约一半胃食管反流患者除酸反流外,同时合并十二指肠胆汁反流,胆汁反流监测与PH监测同步进行可提高胃食管反流检出阳性率。但十二指肠液成分复杂,易受饮食等因素影响,且在酸性条件下胆红素可由单体变为异构二聚体,从而导致实际反流被低估,因此在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3)腔内多通道阻抗监测: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监测方式,可对食管内酸、胆汁、气体等多种成分进行监测,从而动态监测气体、液体、食物等在食管腔内运动情况。
4)食管压力检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异常主要表现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增多,食管收缩频率减少,收缩波幅降低及收缩传到速率减慢,非推进性收缩增多。该检查检测时间较短,观察结果多为非生理状态,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有限。近年来,高分辨率测压及24小时测压等方法显示出其优势。
5)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时可动态观察有无钡剂从胃内反流入食管。
6)其他:胃食管反流检测方法还包括酸诱发试验、核素扫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标志物检测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