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敌人是疾病,从这个角度讲医生与患者是战友。患者去医院应该相信医生,将自己的心身之痛的真实资料告知医生,医生应该认真仔细地帮助患者找到问题所在,依据当前医学的发展状况和现有条件,尽可能地为患者解除身心痛苦,这是医生所负有的神圣职责。由于医学同其它科学领域一样,其作用是有限的,是否所有的误诊都是由于医生导致的呢?
我们知道医生的思维判断是建立在患者的客观临床资料基础之上的,除了医生的医学知识外,患者准确的临床资料的获得直接影响着医生的判断与决策。医生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包括:
一、临床资料的错误:从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中收集资料时易发生错误(或观察、或记录、或仪器故障、或病人弄错数据),这意味着每一份资料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如果有人编造病史、提供假的检验标本得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有人拿茶叶水当尿液去化验,还有的往尿中加鸡蛋清或放外周血来欺骗医生,如果医生还要用实验仪器先检测标本的真实性,那患者就医的目的就要值得质疑,医生的职责也要变更了,这样的误诊是谁的责任?这些人为的因素玷污了医学的神圣,影响了本应纯洁善良的医患关系。
二、 临床资料的模糊性和解释的多样性:通过体检和某一项检查得到的信息,不同观察者会有不同解释。(观察者发现各种体征的能力及记录病情的习惯不同,对判断某种临床征象的有无时,各人的感觉域值不同)。因为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实践经验医学的总结,有许多表现不是某个疾病所专有,同一个表现可以是多个疾病的特点,如常见的发烧能都说是感冒或是肺炎吗?每个人对表现的敏感性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有可能不一样,因此说诊断存在概然性,就象天气预报,说降水的概率有多少一样,有谁因为预报有雨而未下去打官司呢?
三、临床信息和疾病表现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临床症状体征和疾病对应关系对每个病人不同。不是所有疾病都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所有的典型特征,同一疾病,开始发病都不一样,有的人心肌梗塞首发是疼痛;有的是呼吸困难;有的却是牙痛;还有的就是猝死,这也给医生的判断增加了难度。是不是每个牙痛的人都需做心电图来除外心肌梗塞?如果这样,我们的医疗费用会越来越高,因为大家都怕漏诊,就多做检查,还有现在的大环境不再允许医生仅仅靠听诊器来诊病了,过分依赖现代仪器,也给医生专心练基本功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任何治疗方案对任一特定病人的治疗效果是不确定的,即使对疾病的诊断是明确的,治疗措施也很成熟,但在有些病人身上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事先不能区分开来。如同样是感冒,有的人不吃药就可治愈,有的吃药却无效。如有的肺炎用青霉素有效,但患者却过敏不能用;假如有两患者都被诊断为结核(确实是结核),经抗结核治疗,一个有效就证明诊断正确,对无效的患者就会让医生怀疑自己的诊断,就有可能变更诊断,造成误诊。
可见造成临床误诊的因素有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哪些应当由医生来承担责任呢?对以下几种主观原因造成的误诊,医生就应当承担责任。
1、如果完全达到了确诊的标准,医院的条件和以你个人的资历也应该达到的能力,然而你误诊了,并且给患者带来了损害或者损失。
2、没有进行应该进行的检查,或者已经计划的检查没有得到及时的执行,由此导致的误诊要承担责任。
3、看错了检查结果。
4、检查本身发生了不应该的错误,而导致临床医师的误诊,作为一个医院,要承担责任。如试剂失效搞错了血钾,B超搞错了有病肾脏的方位等等。
作为白衣天使,我们尽心尽职为患者解除疾痛,患者应该尽力配合医生为自己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不要带有其它动机编造病史,伪造标本,认识到医生与患者是战友,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共同战胜疾病,促进医学发展,保障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