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许多人家里都有小药箱,有病时喜欢自己吃些药,但你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吗?
人们吃药存在许多误区:
1、相信小道消息、小广告、相信偏方听别人说管用,自己也想试试。
每个人的生理状况不一样,所患疾病不一样,医生要辩证施治。好的药医院自然就会先使用。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陈清
2、久病成“良医”,有病自己调药。
不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不懂疾病与身体状况是在不断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如抗菌素,老百姓俗称消炎药,不管是哪里的炎症都服一种药,这是错误的,因为不同细菌对不同人群,不同部位的侵袭损害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如在社区获得的呼吸道感染与在医院获得的感染是不太一样,有些是细菌的种类不一样,有些是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同一种菌,某段时间用某种抗菌素有效,过一段时间就失效了,细菌很快产生耐药性,有些人长期服同一种抗菌素,使得体内的细菌发生变异而产生耐药性。因此,一段这些菌繁殖起来,很难找到有效的抗菌素,为什么临床上的抗菌素越来越多、越用越高级,就是抗生素使用过多,就连养鸡养鱼都给抗菌素,自然界的微生物都发生了改变,过去有效的抗菌素,现在用起来也失效,甚至一些少见的菌类也出现在人身上。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压力。对于感染部位不同细菌不同,用药也不同,如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感染多为球菌,泌尿系感染多为杆菌等,不同抗菌素针对的细菌是不一样的。有时抗菌素对了,机体不一定能承受,如过敏、肝肾功能的影响。
3、不知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病多医多药,或多病多药,听说管用就用,没有主次、先后或身体条件。人体是有机体,外来的化学物质,经过机体的处理后有的会变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有的会变得毒性更强。不同的化学物经过不同途径代谢,人体一般都是通过一种被称为P450的酶来代谢处理外来的化合物,这类酶有六个亚通道,如果我们吃两种以上的药,就要选择从不同通道代谢的药,才可能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说咖啡因、茶碱类药物与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可降低其消除率,易增加咖啡因和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还有 酮康唑、依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醋竹桃霉素、美贝地尔、甲硝唑、氟西汀、氟伏沙明、萘法唑酮、帕罗西汀、舍曲林、雷通那韦(Ratonavir)、西柚汁都是通过P450(CYP3A4)代谢,如果合用时应谨慎。
4.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
中药有时不写副作用是因为对它的副作用不了解,由于都是复方制剂,即使有副作用也弄不清是哪种药材,由于中药过去都有自己的秘方,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对照试验来说明这个偏方的有效性,也缺少科学检测方法来检测中药里的有效成份,也不清楚这些成份哪些是好的作用,哪些是坏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中药的作用与副作用越来越清楚。如“木通”对肾脏的影响。
另外,现在的中药过度西化,各种糖浆、口服液等,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吃一样的药,已偏离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中药的副作用也就突现出来。
有些中药与西药相互作用会有许多副作用。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山楂、山茱萸、五味子等药物的中成药,与磷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碱性较强的西药合用,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两者药效均受影响;如与磺胺药合用,能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又如石膏、海螵蛸、石决明、龙齿、龙骨、牡蛎、瓦楞子、蛤壳、明矾、自然铜、代赭石、赤石脂、钟乳石等组成的汤剂及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龙牡壮骨冲剂、女金丹、朱砂安神丸、桔红丸、追风丸、复方五味子片、当归浸膏等,因含有二价以上的金属阳离子,可能与西药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异烟肼在胃液作用下,形成络合物,影响疗效。有些药如“追风透骨丸”引起的“溶血”;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也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同服,因为雄黄中的硫化砷生成可溶性的硫化砷酸盐而增加毒性,降低疗效,对消化道粘膜有损害作用。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健脑补肾丸、朱砂安神丸、人丹、七珍丹、紫雪丹、七厘散、冠心苏合丸、苏合香丸等,不宜与还原性强的西药如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类、碘化钾、碘化钠、溴化钾、溴化钠等同服。
5、身体发生变化后不调整治疗方案。
如感冒发烧、怀孕等。因此,当机体发生变化,需要加用其它药时,要询问医生,有些医生也不一定明白。如在过敏的情况下,过去不过敏的药,也会出现过敏现象,有些是同种药,批号换了也有产生过敏现象;过敏的表现很多,不一定都是起皮疹,有表现流泪、打喷嚏、咳嗽、心慌、低血压、头晕、晕厥、腹痛、腹泻、尿血、水肿、关节痛、出血等都是可以得,要注意观察。有时身体发生了变化:如有胃肠溃疡的人、尿酸高、肌酐高、哮喘的人,阿斯匹林就要谨慎,最好用其它药代替;倍它乐克在有雷诺现象、肢体缺血、低血糖、哮喘、牛皮癣的人不要用。
6、与饮食的关系不清楚。
如肠溶阿斯匹林是饭前吃还是饭后服?是早上服还是晚上服?有些医生都说法不一,
要知道,药物在什么地方吸收,与药物的特性很有关系,如阿斯匹林肠溶片在酸性环境下稳定,在碱性环境下才崩解,肠液是碱性的,胃液是酸性的,如吃饭后胃酸被稀释,酸度下降,如此时服用,阿斯匹林提前崩解,就会刺激胃。即使空腹吃阿斯匹林,时间长了也会导致胃炎,但作用机制不是一回事。由于夜间较难做到空腹,所以阿斯匹林肠溶片早上空腹服用好。又如糖尿病的药是依据药物的作用原理来分饭前、饭中、饭后来服的,并不是考虑对胃肠的影响,如果这顿饭不想吃就不能吃药,否则会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甚至昏迷。
7、用药不分年龄大小。
有些药不是老少皆宜的,也就是说,不要一种药全家男女老少都一样服,不同年龄的人对药物的吸收、消除不一样,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一样,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表现也不同,要依据不同情况而定,如小孩(12岁)不能服用象氟哌酸、利福星、来立信、可乐必妥这类的药。或有癫痫、精神病患者的人服用这类药要请教医生。
8、就医时不告知医生自己同时所服的药。
有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疾病多,有时看得科室、医生多,不同医生开具不同的药,有时不注意综合考虑,各自开各自的药,病人把药那回家,认为每一种药都必须服,却不知道药物之间是要起化学反应的。不同的化学物经过不同途径代谢,人体一般都是通过一种被称为P450的酶来代谢处理外来的化合物,通常是通过六个亚通道来代谢。如果我们要吃两种以上的药,就要选择从不同通道代谢的药,才可能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说咖啡因、茶碱类药物与喹诺酮类(如氟哌酸、利福星、来立信、可乐必妥、拜复乐等)药物联合应用时,可降低其消除率,易增加咖啡因和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如长期服他汀类降脂药(如舒降之、京必舒新等)的人,如需用大环类脂的药(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时,就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如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所以要先停或换药,这就需要患者告知医生你目前还在用的药。因此,当机体发生变化,需要加用其它药时,要询问医生。
有人说三分之一的病是吃出来的,三分之一的病是治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小病住院有时会越治越坏,甚至是死亡,特别是过度医疗,造成许多医源性疾病,因此,有时需停用有些药,分时段用药,有些药有时需要调整为其它类似作用的药,这需要遵照医生的话做,也要看说明书,同时告之医生你目前还在服用的药和近期已用过的药,以及目前的身体状况:如怀孕、哺乳、发烧、腹泻等等,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