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以急性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脑脊液(CSF)中嗜酸细胞显著升高。嗜酸细胞性脑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与广州管圆线虫病几乎是等义语。该病在东南亚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常见。1933年陈心陶首先在广州鼠肺内发现广州管圆线虫并命名。1945年我国台湾报告了CSF中检获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病例。1997 年浙江省温州市、2002 年福建省长乐市、2006年北京市等均发生过群体感染事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广州管圆线虫寄生于家鼠肺动脉内,主要的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在我国主要为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福寿螺”又名亚马逊河螺(Amazonian snail),原为供人工养殖的引进物种,现在我国南方野外田间大量繁殖。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于终宿主鼠类的肺动脉内,虫卵产出后在肺部毛细血管内孵出1期幼虫,幼虫排出体外,在螺类等软体动物体内发育成3期幼虫,鼠类等终宿主吞食软体动物后,3期幼虫经其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进入肝、心和中枢神经系统,最终经静脉回到肺动脉,发育为成虫。人类是偶然宿主,多由于吃用含有此期幼虫的淡水螺等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一般不能发育成成虫。幼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累及脑膜、脑和脊髓实质。幼虫移行和死亡虫体引起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大量嗜酸细胞浸润,也可形成肉芽肿。
临床表现:
该病可发生在喜食淡水生鲜的“美食者”和流行区旅行者。在流行区食入被污染的生蔬菜和果蔬汁等也可以患病。在非流行区(其自然环境中未发现自然宿主动物)的感染途径常为食入了来自流行区的污染食物。
该病一般急性起病,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等。头痛常较剧烈且持续不缓解。可见颈抵抗、克尼格(Kernig)征阳性等脑膜刺激性症状和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可有脑或脊髓实质局灶性损害的表现,出现肢体瘫痪和病理征。颅神经受累也可受累,如面神经麻痹、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听力障碍等。患者常有所谓的“三痛”症状,既头痛、肌肉痛和皮肤刺痛[3]。可有肢体痛性感觉异常或枕大神经痛样的症状。
头磁共振成像(MRI)加增强可见软脑膜的弥漫强化,提示脑膜炎;实质损害时可见脑和脊髓内的点片长T1长T2信号,有时可见线样的异常信号,被认为可能为虫体移行的隧道和周围组织水肿。
患者还可有其他系统损害的表现表现,如咳嗽等。部分病例胸片和/或胸部CT发现肺部斑片影。
辅助检查
急性期患者的脑脊液改变明显,压力升高,蛋白升高,糖减低也较常见,白细胞数中度升高,达数十至数百个×106/L,脑脊液细胞学可见嗜酸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常达50%以上。周围血一般也有嗜酸细胞比例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极少数病例脑脊液中可检到广州管圆线虫。血和脑脊液抗广州管圆线虫抗体检测阳性具有确诊意义。
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降低脑脊液和周围血的嗜酸细胞比例。阿苯哒唑杀虫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可用阿苯哒唑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方案。该病一般预后良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