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妊娠,即怀孕的前12周,是胚胎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不少准妈妈们出现了阴道流血、下腹疼痛等先兆流产的迹象,这种阴道流血的情况并不少见,可占到所有妊娠的30%,而其中近一半将发生流产。因此,对于早孕期的出血不能掉以轻心。
流产是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早期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早孕期(即妊娠12周内)的流产占总流产的80%以上。导致流产的原因很复杂,其中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流产的主要原因,占早期自然流产的50-60%。其它导致流产的原因还包括:高热、某些病毒或原虫的感染、孕妇全身严重疾病导致缺血缺氧、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糖尿病导致的血糖异常升高、黄体功能不足、免疫因素导致的流产、子宫畸形和子宫肌瘤影响胚胎着床、宫颈机能不全、创伤、过量吸烟、酗酒、吸毒、环境因素等,另外还有一些流产不明原因。
如果出现先兆流产的迹象,应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通常会询问病史,比如有没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免疫病、子宫畸形等等,以及以前有没有过自然流产的历史,孕期有没有接触过有害的物质或环境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医生寻找诱发流产的可能线索,可惜在多数时候并不能找到明确的原因。医生还会建议孕妇检查孕酮的水平,这是因为孕酮的水平和胚胎的好坏有关,而且还可以发现黄体功能不足。
孕酮,也称为黄体酮,它在调节月经周期、胚胎植入和维持妊娠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妊娠早期的孕激素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它可以降低平滑肌的兴奋性,抑制子宫收缩,此外,孕酮还可调节免疫反应,抑制母体对胚胎这一外来物的免疫排斥反应,有利于胚胎在宫内生长发育,因此孕激素从多个方面起到维持妊娠的关键作用。在动物中,如果妊娠晚期降低孕孕酮水平将诱发分娩。在人类中,孕酮对早期妊娠的维持至关重要。如果在早孕期,由于各种原因切除卵巢或卵巢黄体,将导致流产。如果在孕期使用孕激素拮抗剂,如米非司酮,也将导致流产,这也是药物流产的主要机制。
因此,如果发生先兆流产,应用黄体酮保胎,可能降低子宫的敏感性,减少出血并抑制子宫收缩,对于某些原因(如黄体功能不足、子宫敏感性高等)导致的先兆流产可能有效。但由于自然流产很多时候是由于胚胎本身存在问题,流产是对不良胚胎的自然淘汰,因此,黄体酮保胎并不总是成功的。
目前用于保胎的孕激素多为天然孕酮,尚没有发现其对胚胎有致畸性。补充孕酮的途径包括:肌肉注射、口服、阴道用药。肌肉注射是最传统的用药方法,缺点是注射部位的疼痛,并有可能发生注射部位的感染和脓肿;口服用药时,药物通过肠道吸收后首先通过肝脏,由于肝脏代谢了大多数的药物(又称为肝脏首过效应),因此真正起效的药物只是服药的一小部分,所以口服用药量较大,并有导致头晕嗜睡的副作用;阴道用药主要是采用微粉化黄体酮,阴道吸收后首先通过子宫,在子宫局部的浓度较高,而对全身的副作用小,但有阴道活跃出血时对阴道用药有顾虑。
有时孕妇并没有先兆流产的迹象,但检查血却发现孕酮值偏低,其实,孕酮高固然反映了胚胎发育正常,但也有一些正常的胚胎孕酮偏低,而且全身的孕酮浓度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子宫局部的孕酮浓度,因此,对这些孕妇进行孕激素治疗保胎,虽然不排除可能有用的效果,但更多的是安慰性的。
所以,对于有先兆流产迹象的准妈妈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流产,能保住胎儿固然很好,但保不住也不要互相埋怨或自责,要相信多数人最终都能得到一个健康的宝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