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早期准确诊断帕金森病一直是困扰神经科医师的难题。传统上主要根据病史、体征等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的方法常常在早期难以准确鉴别帕金森病以及类似的一些疾病。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学者进行的一系列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互对照比较的研究发现,即使是专门从事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研究的专科医师在诊断帕金森病时,也有可能存在20%-25%的诊断偏差。这些诊断偏差主要存在于将帕金森病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震颤类疾病的鉴别上。为了提高帕金森病的诊断准确程度,从事神经病学、核医学和影像学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医学家们不断地探索应用新型的分子影像学技术进行帕金森病的诊断,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帕金森病核心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从而导致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递质系统的缺失。虽然诊断的金标准是在获得黑质组织基础上的神经病理学诊断,但是目前尚无法在体条件下取得中脑组织。我们可以借助分子影像学方法在活体上显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递质系统的缺失。分子影像学是运用影像学手段显示组织水平、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影像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学。分子影像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发展新的工具、试剂及方法,探查疾病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异常,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启了一片崭新的天地。PET技术和新型示踪剂的结合又是分子影像学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
在人体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递质系统内有一系列特征性的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等,参与了多巴胺的合成、储存、释放、重摄取、产生生物学效应等过程。在帕金森病患者,这些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递质系统的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等发生了特征性变化,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震颤类疾病等存在显著差异。放射医学、化学等学科的科学家们合成了一些可以与这些代谢酶、蛋白、受体等特异性结合的放射性示踪剂。当这些示踪剂被注射到被检测者体内后,可以高度特异性地与黑质纹状体系统内特定的蛋白等分子结合,这些示踪剂上结合有放射性核素,通过PET仪进行测量、成像,从而显示这些示踪剂结合的体内代谢物在分布、数量等指标上的变化。
目前在帕金森病诊断领域应用的PET显像包括:
1、多巴胺能系统成像:多巴胺递质显像、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Ⅱ)显像和多巴胺D2受体显像;
2、非多巴胺能系统成像:葡萄糖代谢显像、5-羟色胺能系统显像、小胶质细胞显像、心肌间碘苯甲胍(MIBG)显像等。其中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可以用于评价纹状体突触前的多巴胺能神经纤维末梢的功能状态,被认为是目前最敏感的PD分子影像标记物。尽管存在着多种局限性,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Ⅱ)显像被认为是反应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末梢密度最可靠的示踪剂。国内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上海华山医院核医学科等在应用多巴胺转运体显像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取得较大进展。
应用PET等分子影像技术结合特异性的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可以在活体状态下显示帕金森病特征性的代谢变化,使得客观检测和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成为可能。这种技术在帕金森病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早期准确诊断帕金森病,也有助于对帕金森病进行疾病分期、客观评价药物的疗效,无疑为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而可靠的客观指标,使得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推进到了新的层次。这项技术的应用,将造福于帕金森病患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