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害
急性肾损害(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最近由肾脏病学家和重症监护专家组成的国际性组织,针对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提出的新术语。 推行这一术语,不仅可改变长期以来对于ARF这组疾病缺乏统一而简明的定义的局面,而且还能更为全面地包含ARF的各种致病原因。 AKI指的是通过血、尿化验、组织检查和影像检查证实,在48小时内发生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诊断指标是肾功能减退,即血清肌酐浓度较前升高0.3 mg/dL,或血清肌酐水平较原来增加50%。 另一项诊断指标则是尿量减少,即少尿――尿量低于0.5 mL/kg/h 超过6小时。
流行病学
大多数AKI发生在医院中,其发病率在5% 到7% 之间。 相形之下,近年研究表明社区获得性AKI的发病率仅为1%。 无论那种情况,AKI都极其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其死亡率高达36% ~ 86%。 死亡率的高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导致AKI的病因及其急剧程度。 在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获得性AKI的老年患者的死亡率较高。 而且,近年AKI患者的的死亡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看起来只是轻度升高,却常可导致死亡率的显著增加。 在多项研究中,均显示血清肌酐浓度仅增加0.3 mg/dL,就可使死亡率显著性地升高。
病理学
AKI的病因众多,其中有许多是生理性损伤。 伴有或不伴有细胞损伤的肾灌注减少,肾小管中毒、缺血或梗阻,小管间质的炎症和水肿,以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等因素均可引起肾损害而导致肾小球过滤率(GFR)下降。 从概念和诊断角度,可将不同原因引起的AKI按解剖部位概括为三类,即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见图121 - 1)。 每一个类型都有其特异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及不同的诊断指标和预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