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大致可分为治疗期、调理期和滋补期。急性病前两步就够了,慢性病要三步。在前两步治疗期往往会用到汤药,汤者荡也,汤药以攻邪为主,浓度高吸收好疗效快,最适合初诊邪实病证典型时的治疗。呼吸病治疗的汤药加工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用汤药尽量要自己煎煮。很多人不喜欢煮汤药的气味,但是呼吸病治疗的汤药的气味往往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肺在中医属上焦,用药也多味轻上扬,开发毛窍,煎煮时的气味对人能起到升清降浊、通利气道、化痰利咽的作用,对环境能沉降尘埃、净化空气,是治疗中的精华部分,很多患者图省事把这一部分治疗舍弃了。
2、浸泡和煎煮的时间。呼吸病治疗邪实期的汤药多为植物的花、叶、梗或较细的根,一般不需要过长时间的浸泡,没过水一会儿就可以加热了。大火(又称武火)煮开后小火(又称文火)15分钟左右即可,倒出再加水,开锅后文火15-20分钟沥出。过度的煎煮使植物药材煮烂在锅里,药汁浊厚药力下行,即不利清理上焦肺邪,又对中焦脾胃产生不良刺激。
3、用药次数和剂量。两次煮出汤液合在一起最多400毫升就可以了,如果太多去掉药渣后再加热收一下汁,分成两个200毫升早一次晚一次分服。胃不好的患者可以浓缩到每次100到150毫升,不要追求药量过大,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大量药液对胃的过度刺激引起胃肠道加速蠕动反而会不利于有效成分的吸收。如药后有呕吐反胃等不受药的情况可少量加生姜片同煮或在浓缩的同时药液中兑入少许生姜汁;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在清肺治疗时即便没有“打药”也容易泻下,如有腹泻要减量或停药,调方后再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