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先秦时期的医学论文集,时代久远,解读不易。书里有一篇论著谈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于是后来就有了“治未病”一说,好像是说”病尚未生,就能够治疗“;或者,另一种更完美的演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但即便是后一种说法,也并非是经文的原意---那只是现代预防医学观点的老版本罢了。
“疾”泛指疾病,古文(《周礼》)里会见到“h首疾、痒疥疾、疟寒疾、嗽上气疾”等等的描述,那时治疗疾病的(内科)医生称为疾医。《说文解字》里说,“病,疾加也”;“疾”“病”含义有程度轻重的不同,疾轻而病重。这就可以解释什么是“未病”:不是没得病,而是疾病的萌芽阶段,或是没有发展严重的疾病。比如书里还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都是这个意思。
这一点很重要。
网站要求,文章的提交必须自己拟定分类,这有些困难,因为这种文字,算不得“科普”。只是我们需要面向信任我们的读者或患者,做个清晰的交流,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