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大医学难题,只要涉及到癌症的话题都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军区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戚晓东教授来和大家谈谈癌症这个话题,揭开癌症神秘的面纱。
挥去“恐癌”的阴影
记者:戚教授您好!我们都知道,您是乳腺癌方面的专家,遇到的癌症病人也非常多,您能否谈一谈您对目前“恐癌”的这一现象是如何看待的?
戚教授:现在的确是这样,现在好多人都谈“癌”色变,大家对癌症的恐慌主要是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来源于癌症对生命的危害性。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死于癌症的病人逐年增加,癌症对人体健康及生命的危害已不容忽视。第二,由于很多人对癌症本身的认识不足,再加上有些媒体的过度宣传,如油条、烤肉、咸菜、手机等等“长期食用/使用可能致癌”的说法,弄得大家人心惶惶。癌症实际上是人体黏膜上皮组织生长的一类恶性肿瘤,它不受组织约束,疯狂地、无限制地生长,以致于对人体的器官造成危害,导致生命的衰竭,这就是癌症的概念。第三,有的人觉得,癌症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现就已经快不行了。比如有些名人,得了癌症,半年甚至3个月,就不行了。实际上,只有较晚期的癌,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实际上癌的生长是个很缓慢的过程,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今天发现,明天长大,后天就不行了”,它从一个细胞长到1 cm大的癌块,要好多年,一般1 cm以上的癌块就能通过检查被发现。1 cm到10 cm之间的癌块,很容易通过多种检查发现,在这几年时间里,只要病人主动到医院进行检查,是很容易发现疾病的,比如通过胃镜可以检查出胃癌,通过肠镜可以检查出肠癌。第四,有的人得了癌症,并没有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所以治疗效果很不好。
其实癌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传统的观念觉得癌症就等于绝症,现代科学的认识,只要早期发现,癌症就可以治疗,打个比方,胃癌、肠癌、乳腺癌,这样的癌大多数都可以早期发现,进行合理地治疗,90%的病人都能长期生存(能够生存5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甚至有相当数量的病人,只要经过好的治疗,这一生都不会复发。所以早期发现非常重要,是根治恐慌最好的办法。
基层临床医生要正确引导病人
记者:您作为乳腺疾病诊疗中心的主任,所接触的病人中很多是经过多方寻医问药,效果不好,才慕名而来的,通过这些病例,以您的角度来看,基层医院治疗乳腺疾病有哪些优势?基层临床医生应该怎么做?
戚教授:基层医院的优势在于,他们接触的病例几乎都是第一手资料,但同时,他们诊断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病人。所以对一个疾病的总体认识和诊断的水平很重要。其次,基层临床医生接触的人群量较多、面较广,医学健康知识的普及比专科医生更便利也更重要。
作为基层临床医生,要掌握不同癌症的诊治知识、筛查知识(年龄、方法、意义),会针对性地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宣传,进行正确的引导。
基层临床医生要消除病人对癌症的理解误区,有些人认为得了癌症之后,家属也会传染。常有病人家属问我,能不能和癌症病人在一个房间共处。癌症是个慢性病,不是传染病,所以不会传染。还有人认为,癌症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其实,癌症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儿童和青年人都会得癌症。比如乳腺癌,欧美45岁以上人群是发病高峰,而在中国,35岁以上就达到了发病高峰,这不等于十几岁,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就不发病,在我参加的手术中,就有两例病人仅有十八岁。所以医生要告之病人,不要觉得自己年轻,就与癌症无关,但同时也不要过分恐癌,应该遵照医嘱,定期地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普查,这样就能早期诊断。还有一个误区,好多人觉得癌症属于遗传性疾病。的确,有的人会带有遗传基因,但实际上带基因的家族比例很小,据统计只有10%以下的癌症病例是与遗传有关。比如乳腺癌,它的致病因素主要跟空气污染、辐射、使用化学物品、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有关,遗传只占10%不到的比例,对于查出有遗传性基因的病人要比别人更具警惕性。
日本的早期癌发现率较高,是因为医生对老百姓宣传非常到位,知识普及率高。早期癌发现率高了,治疗效果就越好,大家的恐癌情绪也就越低,渐渐地,大家参与检查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我国因为早期癌发现率低,大家都不愿意或害怕检查,所以,发现晚期癌的比例较高,所以大家的观念就觉得“得了癌就没得治”。实际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我们花在诊断和治疗上的费用相差很大,得到的效果也相差很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换来更多的生存期甚至能得到根治。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好多人还是没有意识到。所以基层临床医生一定要把这个观念普及开来。
在日本的宝贵经历
记者:我们知道,您在日本留学多年,在日本的这一段经历对您来说一定是十分宝贵的,您认为从中有哪些收获?
戚教授:在日本这么多年的留学经历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肿瘤的认识提高了,对它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都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我在日本开始是读的肿瘤病理学,后来读了分子生物学,我从研究一个肿瘤分子以及基因的改变中认识到了肿瘤的变化。这期间,我还独立进行了一百多例的尸体解剖,我认识到了晚期癌的病人各脏器组织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解剖,再回过头来看治疗,会觉得有很多缺陷,比如对一个非常晚期的病人,临床上还在对其进行大剂量的化疗,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反之,给病人却造成了极大的痛苦。通过这方面的经历,我的治疗理念有所提高了。(2)我认识到了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一个癌症病人不光是靠医生,要靠各个机构和部门的合作,比如政府、媒体、家庭等等,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各机构的投入,大家就不会恐癌了。其实,中国的设备并不比国外差,技术也不落后,现在好多医生都是国外留学归来,所以,只要提高医生和病人甚至全社会这方面的防范意识,同时消除恐癌情绪,还是很有希望降低我国的癌症死亡率的。
突破“大扫荡”的手术模式
记者:大家认为,乳腺癌手术,就要进行“大扫荡”,实际上是不是真的这样?
戚教授:大家之所以怕扫荡,就是因为扫荡的面太大了。传统的“大扫荡”手术除了癌症本身的组织,周围的组织都要一并切掉。切除腺体、皮肤,清扫淋巴结,给病人带来的创伤很大。由于淋巴回流受阻,手术后还会带来并发症――上肢水肿,严重的病人会出现上肢滴水,甚至截肢。另外,还会造成腋下疼痛、积液,严重的病人,半年都不能拔掉引流管,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生活负担。外型上,由于切除了病人一侧乳房,术后很多人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给病人的身体、心理都带来严重的创伤。
现在好多乳腺癌,只要早期发现,都可以做保乳手术,将乳腺癌灶及局部的部分正常组织切除后,在切缘上做病理活检,只要提示没有癌组织残留,就证明切干净了。同样也可以做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由于切除的组织并不多,经过整形美容后,病人患侧乳房在外型上跟健全的乳房没有大的差别。手术以后再做局部放疗,这样就能保住乳房了。保乳术后,病人的局部复发率和长期生存率和大扫荡手术后的几乎一样,但对病人生存质量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病人的心理障碍减轻了,内分泌失调的几率也小了,对侧乳房患乳腺癌的机会也就小了。目前越来越多的病人,都采取这些方法来治疗。
在欧美国家,还有保腋窝手术,即不清扫腋窝淋巴结。取哨兵淋巴结(即原发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个淋巴结)做病理活检,如为阴性,则不清扫腋窝淋巴结,因为其转移的可能性只占2%~5%。95%~98%的病人术后都不会有上肢水肿、腋下积掖等情况,且创伤小、功能好、痛苦小,使病人大大获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更多创伤小、美观的手术方法都会逐步取代原有的术式。
严格掌握治疗指征,预防“过治疗”
记者:我国癌症病人日趋年轻化,而乳腺的一些良性病变也令人困扰,一方面是潜在癌变的危险,一方面是“过治疗”,医生应该如何抉择?
戚教授:乳腺的良性病变尤其是乳腺增生,在门诊病例中是最多的,占80%~90%比例。目前“过治疗”的现象主要有两种:一是药物上的过治疗,比如我今天在门诊上遇到个病人说她服中药服了两年,不然就“不能控制病情”。我认识这是医生对疾病认识不足所导致的,对病人是种伤害。其次,是手术上的过治疗,乳腺增生原则上并不是手术的指征,手术并不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某一乳房包块局部疼痛较严重的病人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局部切除,以缓解病痛,穿刺病理检查后如果发现有癌变可能,可以进一步手术。由于目前人们谈癌色变的心理,加上某些医生、媒体对乳腺癌进行了过宣传。有些病人对过宣传的内容又记得特别牢,自己稍有症状,就买书或上网查资料,觉得乳腺癌的某些症状正好能跟自己对应上,所以变得特别敏感,“谈增生色变”对于这类过分敏感的病人,好多医生都会心软,于是同意病人的要求,进行手术,其实绝大部分的乳腺良性病变的病人并不需要手术。这里要强调一下,临床医生要教育病人,有了症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去就诊。
好医生这个概念比较难定,每个人的认识都不一样,戚教授认为,他心中的好医生第一要人品好,要真心地希望病人好,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只要心态好了,行动上就会方方面面为病人着想。第二,要技术好,要扎扎实实地学习,了解新的动向,新的理念。“知识是学出来的,技术是干出来的。”他再次强调诊断的技术非常重要,如果诊断错了,整个方向就全改变了,那么后面的路都走错了,所以医生一定要在诊断上下功夫。如乳腺科医生,就要对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学、内分泌、女性生理、解剖情况等全面了解,掌握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知道常用的检查技术有哪些,如X线,钼靶、B超、CT等,“不要求你会做,但一定要会看片子”。不能依赖于出片医生的报告,因为有的医生或病人会拿片子来考你,如果自己不会看片子,导致误诊或漏诊了怎么办?所以扎实的诊断技术也是一名好医生所必须具备的。治疗方面,现在各个疾病都有自己的治疗指南,只要掌握了这些指南,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如病人的经济条件)个体化地去选择治疗方案,至少不会犯大错。其实只要用心去做,当个好医生并不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