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因结核杆菌导致脊椎骨的损坏,本病多继发于肺结核,以儿童患者多见,3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下降。由于脊椎骨的破坏塌陷、结核性脓液积聚于椎管和椎管内、肉芽组织形成等原因可累及脊髓,并发脊髓压迫症而出现截瘫,严重者形成脊柱椎体塌陷,脊柱变形。对患者的自信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病变多见于胸椎,以T10―T12与腰椎为多。
一、脊柱结核的表现和影像检查
1、骨关节改变X线片上以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对可疑病例需重复摄片或采用其他检查。中心型的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在侧位片比较清楚。很快出现椎体压缩成楔形,前窄后宽。也可以侵犯至椎间盘,累及邻近椎体。边缘型的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很快侵犯至椎间盘,表现为椎体终板的破坏和进行性椎间隙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
2、寒性脓肿表现:结核菌侵犯组织后形成脓肿,由于结核菌是厌氧环境生存,通常闭塞周围的微循环,没有丰富的血液供应。而一般的细菌性脓肿在炎性介质作用下微循环开放,表现为局部发热、红肿。结核性脓肿不同于一般的细菌感染形成的脓肿,病理基础是周围血管在结核菌毒素的作用下闭塞,表现为不发热的脓肿,俗称冷脓肿或者寒性脓肿。在颈椎侧位片上表现为椎前软组织影增宽、气管前移;胸椎正位片上可见椎旁增宽软组织影,可为球状、梭状或筒状,一般并不对称。在腰椎正位片上腰大肌脓肿的表现为一侧腰大肌阴影模糊,或腰大肌阴影增宽、饱满或局限性隆起,脓肿甚至可流注至臀部及股三角区。在慢性病例可见多量钙化阴影。
3、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可见有空洞和死骨形成。即使是小型的椎旁脓肿,在CT检查时也可发现。CT检查对发现腰大肌脓肿有独特的价值。显示椎管变形和脊髓受压情况。
4、MRI(磁共振)检查不但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炎性浸润阶段即可显示异常信号,还可用以明确脊髓的压迫,和脊髓自身变性坏死情况。也可以观察到寒性脓肿的走向和分布。
二、脊柱结核治疗
1、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根据有无手术指征决定是否手术。即使对有手术指征者,需进行2~4周的药物和支持治疗作为术前准备。包括全身抗结核药治疗与局部制动。一般采用两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3~6个月后改为单种抗结核药物治疗,整个疗程应不少于2年。同时给营养支持治疗和支具外固定制动治疗。
2、手术疗法
(1)切开排脓。寒性脓肿广泛流注致患者出现继发性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不能耐受病灶清除术时可做切开排脓挽救生命。寒性脓肿被切开后,全身中毒症状可望得到控制,易形成窦道。
(2)病灶清除术。20世纪40~50年代起,由于抗结核药物的成功合成和提取,为实施病灶清除术提供了条件。
(3)病灶清除联合脊柱固定融合术。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与前路病灶清除术联合应用手术可以加强脊柱稳定性,并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合并脊柱畸形的需要手术矫形治疗。
(5)合并脊髓损害或不完全瘫痪的,需要尽早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挽救脊髓的功能,避免形成脊髓坏死,不可逆的损害造成永久性截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