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引起它的原因很多,以下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解释常见的原因,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避免,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医学理论性(专业术语)原因
1、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
(1)椎间盘变性
当椎间盘开始出现变性后,由于形态的改变而失去正常的功能,进而影响或破坏了颈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平衡产生各相关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因此,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为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
这一过程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病至关重要,也是其从颈椎间盘症进入到骨源性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事实上,在颈椎病的早期阶段,由于椎间盘的变性,不仅使失水与硬化的髓核逐渐向椎节的后方或前方位移,最后突向韧带下方,以致在使局部压力增高的同时引起韧带连同骨膜与椎体周边皮质骨间的分离,而且椎间盘变性的本身尚可造成椎体间关节的松动和异常活动,从而更加使韧带与骨膜的撕裂加剧以至加速了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形成。椎间隙后方韧带下分离后所形成的间隙,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与出血而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
(3)椎体边缘骨刺形成随着韧带下间隙的血肿形成
成纤维细胞即开始活跃,并逐渐长入血肿内,渐而以肉芽组织取代血肿。随着血肿的机化、骨化和钙盐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向椎体前缘的骨赘。
(4)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
颈椎的退变并不局限于椎间盘以及相邻近的椎体边缘和钩椎关节,尚应包括:①小关节 多在椎间盘变性后造成椎体间关节失稳和异常活动后出现变性。②黄韧带 多在前两者退变基础上开始退变。其早期表现为韧带松弛,渐而增生、肥厚,并向椎管内突入。后期则可能出现钙化或骨化。③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其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韧带本身的纤维增生与硬化,后期则形成钙化或骨化,并与病变椎节相一致。
(5)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
由于前述之诸多原因,首先引起椎管内容积缩小,其中以髓核后突、后纵韧带及黄韧带内陷、钩椎关节和小关节松动及增生为主,这些后天继发性因素在引起椎管内容积缩小的同时,也使椎管矢状径减少,从而构成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的直接原因之一。此时如再有其他局限性致病因素。例如,髓核脱出、椎节的外伤性位移、骨刺形成及其他占位性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神经受累症状。
2、发育性颈椎椎管
狭窄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
慢性劳损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
(1)不良的睡眠体位
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
(2)不当的工作姿势
大量统计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电脑使用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长期开车的司机等等。
(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
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
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在对正常人颈椎进行健康检查或作对比研究性摄片时,常发现颈椎段可有各种异常所见,其中骨骼明显畸形约占5&;#xFF05;。但与颈椎病患者对比,后者颈椎的畸形数约为正常人的一倍。
(二)年龄分段及工作性原因
1、老年人患颈椎病的病因:
中老年患者,由于年龄比较大,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如果出现与年轻人相同病变的情况,症状就会严重。除了颈椎疼痛外,如果出现骨质增生、韧带的肥厚,可以导致椎孔的狭窄、椎间盘的退变,阐述椎间盘突出,那就不仅仅是一个劳损的问题了。还会出现神经的刺激,如手、肩部等的麻痹等等。
2、上班族患颈椎病的原因:
一些上班族的工作压力大,而且电脑普及率也很高,颈椎间盘长时间负荷过重,就会加速老化、退行性病变。如长时间的低头、伏案工作、打麻将、使用位置比较低的笔记本电脑,这种低头的姿势正是在和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作对”,导致颈椎受到的压力增高,颈椎的正常生理结构也容易受到磨损,进而引发颈椎病。
3、中小学生患有颈椎病的原因:
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坐的时间比较长。由于长期坐姿的不正确,肌肉、软组织产生疲劳,导致颈椎超负荷承重。长时间、反复性的劳损及刺激,诱发颈椎疼痛。
(三)其他常见的原因
1、风寒因素:外界环境中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
2、不良的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3、劳损: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
4、头颈部的外伤:很多脊髓型颈椎病都同颈部的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5、颈椎结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等,是一些颈椎病病因的基础。
6、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的软组织的病变。有人认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是同软组织慢性的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之故。
从以上所述的颈椎病病因我们不难看出,颈椎病并非单一性的疾病,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症候群。因此治疗时,应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而不是简单一味地单独运用针灸理疗、物理牵引、盲目按摩,反而会加重病情,加大患者的痛苦!针对颈椎病的发病特点,为减少患者的痛苦,可采用将中西医治疗精髓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病因引起的颈椎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很多人感觉颈椎不适,会自己“发明创造”一些颈椎操来锻炼颈部。然而,一些不恰当的颈部锻链也会造成慢性劳损,如有的中老年人频繁地做扭头动作或是做米字操(即用头向四周“写”米字)、鸡啄米等动作,一旦运动过度,会使颈部细小的纤维发生劳损甚至折断,而这些纤维一旦折断就很难自己再长上,也就在颈部留下了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点。因此一定要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
不论男女老少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颈椎疾病的预防工作,不给疾病一丝可乘之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