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历摘要
男,67岁。主因“双下肢浮肿反复7年,加重伴乏力2个月”2005年2月8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至某医院就诊,查血压210/120mmHg、尿蛋白+,诊断为“高血压病Ⅲ期,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予北京降压0号、复方罗布麻、盐酸哌唑嗪、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25/70mmHg左右,但水肿无明显减轻。2003年4月至某医院查血Cr133.1μmol/L、Ccr81.98ml/min、BUN8.6m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98g,B超示双肾弥漫性不均质改变,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高血压”,在降压治疗的同时,予金水宝、尿毒清及中药汤剂口服,水肿时轻时重。2个月前因劳累后双下肢水肿加重、乏力明显,至我院门诊服用汤药治疗无效,遂收入住院。入院时症见:双下肢浮肿,腰痛、乏力,时有咳嗽,纳可,大便1~2次/日,夜尿2次。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50余年,吸烟史40余年,最多2包/天。
查体:T:36.7℃,P:76次/分,R:19次/分,BP:125/75mmHg。一般情况可,口、眼、耳、鼻无异常,咽部暗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左上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界叩诊无扩大,心率76次/分,律齐,心尖部及主动脉、肺动脉听诊区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轻度水肿。舌质淡暗,舌体偏胖,边有齿痕,舌苔稍黄腻,脉细滑。
实验室检查:血RT:RBC3.79×1012/L、WBC4.70×109、HGB124.0g/L、N67.4%、L26.4%;尿RT:PRO-、GLU-、ERY10/UL;血生化:GLU5.4mmol/L、TP65g/L、ALB38g/L、CHO3.7mmol/L、TG1.51mmol/L、ALT11U/L、AST12U/L、Cr122μmol/L、BUN8.2mmol/L、UA304mmol/L、Ca2.1mmol/L、P1.03mmol/L。双肾B超:右肾8.0cm×3.5cm,皮质厚度0.8cm,左肾10.5cm×4.8cm,皮质厚度1.1cm。胸部平片:未见异常。心电图:T波低平。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水肿(脾肾气虚,挟湿挟瘀);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性高血压。
诊疗经过:因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病因不明,且双肾大小明显不对称,怀疑肾动脉狭窄,于2005年3月17日行经皮肾动脉造影术,见右肾动脉主干起始部位狭窄,狭窄范围1M左右,狭窄程度超过75%,远端分支代偿性扩张,左肾动脉大致正常。结合肾动脉造影结果,为明确诊断并决定下一步治疗2005年3月18日进病例讨论。
2、 病历讨论
进修医师全红:该患者主因“双下肢浮肿反复7年,加重伴乏力2个月”入院,故中医诊断为水肿。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水肿的辨证要点主要是分清阴水或阳水。阳水多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致肺不宣降,脾不健运而成,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水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一般病程较短。《金匮要略》中的风水、皮水等属此类。阴水多因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病多逐渐发生,日积月累,或由阳水转化而来,水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稀薄,神疲气短等里、虚、寒证,病程较长。《金匮要略》中的正水、石水多属此类。该患者水肿起病缓慢,以下肢水肿为主,故属阴水范围。除水肿外患者伴有腰酸、乏力,夜尿次数多,舌质淡暗,舌体偏胖,边有齿痕,舌苔稍黄腻,脉细滑。中医辨证为肾气亏虚,水湿瘀阻。治宜补肾益气,活血利水。处方以当归芍药散加减。处方:生黄芪15g、当归15g、川芎12g、赤、白芍各12g、穿山龙15g、茯苓15g、泽泻15g、车前草15g、大腹皮15g、冬爪皮15g。根据肾动脉造影结果,可以诊断为缺血性肾脏病,除中医辨证治疗外,是否可进行介入治疗,请上级医师指导。
住院医师赵宇:中医诊断与辨证分析基本同意全红医师的分析。该患者水肿反复发作7年,缠绵难愈,且其舌质淡暗,因此,产生水肿的病因,除肾气亏虚外,应当特别注意与瘀血关系,因为瘀血阻滞,三焦水道不利,往往可使水肿顽固难愈。《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曰:“水火气血,固是对立,然亦互相维系。故水病则累血……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说明水能病血,血能病水。因此,处方中应加大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如泽兰、桃仁、红花等,达到血行水亦行的效果。
根据肾动脉造影的结果,其右肾动脉主干起始部位狭窄,狭窄范围1M左右,狭窄程度超过75%,血肌酐增高,伴有高血压,可以诊断为缺血性肾脏病。一般认为,所谓慢性缺血性肾脏病是指因肾动脉狭窄或阻塞(≥60%)、肾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而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及大动脉炎是肾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老年病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而年轻人则以大动脉炎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多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大约占透析人群的12%~24%。因此,加强对慢性缺血性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缺血性肾脏病的治疗,除目前中医辨证治疗及降压治疗外可否行介入治疗,个人认识有限,科内以前也未开展过此项工作,请上级医师指示。
主治医师王丽:赵宇医师谈到了水肿与瘀血的关系,在中医治疗肾病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活血化瘀与清利热湿。现主要就活血化瘀治疗谈一点个人认识。中医所谓瘀血是指离经之血未出体外,停滞于内,或脉中之血为痰火或湿热所阻。一般认为导致瘀血的病机有邪毒入营,或外阻脉道;对出血处理不当,余血内留;产后恶露不下;挫伤脉络;以及其他气病、血病等。瘀血的治疗,视病情而不同,如瘀血内结,可行血破瘀,用桃仁承气汤之类;如瘀血阻滞,可行气活血,或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之类;寒凝经脉而血瘀,可温经活血,用温经汤之类。在中医肾病中,导致瘀血的原因主要有“因虚致瘀”、“水瘀互结”、“久病及血”等,因此,益气活血、活血利水及补虚活血等成为中医治疗肾病过程中的常用方法。该患者处方有二点建议:一是加大补气之品如黄芪等的用量,以达到益气活血的效果;二是加用一些活血利水之品如益母草、穿山龙等。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重点是控制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减少血液动力学变化对肾功能的影响,逆转或延缓肾功能的进展。一侧肾动脉狭窄,降压治疗对病侧肾脏大多效果不明显,但可使对侧无血管病变的肾脏受益,因此,对轻度、能够控制的高血压,或者由于弥漫的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存在着高度手术风险者,应首选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为钙通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慎用利尿剂,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双则肾动脉严重狭窄或孤立肾伴肾动脉狭窄者,血压的降低常常导致肾功能的下降,药物治疗较为困难。该患者有介入治疗适应症,建议与导管室协商行经皮腔内右肾动脉成形术。
主治医师李深:患者素体气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气虚失于固摄,则小便频数,舌质淡暗,脉细亦为气虚血瘀的佐证。因此,该患者瘀血主要属气虚血瘀,治当补气活血通络,宜用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的代表方剂。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是为君药。当归长于活血,且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是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肾动脉血管重建术是恢复肾脏血流量最可行的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经皮介入手术。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干预不仅创伤大,而且患者病死率较高,因而难以广泛开展,与血管重建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不用全身麻醉,创伤小,住院日期短,可以重复实施,而且治疗效果与手术相似,因此,近年得到较普遍开展,并成为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首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及肾动脉支架置入术,该患者更适合何种介入治疗方法,个人认识有限,请上级医师指导。
主任医师占永立:根据1988年10月北京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制定的有关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1项者可诊断为血瘀证: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典型涩脉或无脉;痛有定处;瘀血腹证; 积;离经之血(出血或外伤瘀血);皮肤粘膜瘀斑,脉络异常;痛经并伴色黑有血块或闭经;肌肤甲错;偏瘫麻木;瘀血狂躁;理化检查具有血液循环瘀滞表现。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从中医内科角度诊断瘀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是最常见的指标。该患者的中医辨证从整体上分析包括了本虚和标实两个方面。其本虚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标实之邪主要是瘀血与湿热。形成瘀血的主要原因是气虚,血液运行无力,同时湿热与瘀血互结,进一步加重血瘀。因此,其处方应当包括补气、活血、利湿三个方面。选方同意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治疗。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虽然该方主要用于中风后的治疗,实际上许多气虚血瘀证,均可应用此方。现代许多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抗凝、降低血脂、扩张血管、增血流量等功能作用,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是为异病同治。补阳还五汤证以正气亏虚为主,在补阳还五汤的原方中黄芪用量为120克,在实际使用时可先从30~60克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步加量,考虑到患者湿瘀并存,补气太过,可能加重湿热,因此,黄芪用量30克即可;在补阳还五汤的原方中,祛瘀药用量较轻,但在本方中益气与活血应药应当并重,同时还要使用一些清热利湿之品如车前草等,共奏益气、活血、利湿之功。
根据美国心脏学会制定的相关标准,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以进行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及(或)动脉支架置入术: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50%伴有或不伴有轻度、中度或重度高血压,伴有或不伴有轻度、中度肾功能损害;或跨肾血管狭窄病变压力阶差收缩压>20mmHg,平均压>10mmHg。但是下列情况不宜进行介入治疗:造影剂过敏史;存在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如内生肌酐清除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