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被确诊为胃癌,下周马上要动手术了,“怎样和母亲谈下周的手术呢?”她的女儿真害怕母亲难以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几乎所有患癌症病人的家庭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52万个新发癌病例。也就是说,每年我国有152万家庭将要承受“癌”这个坏消息带来的沉重打击。究竟该不该告诉病人坏消息,是家属、医师、护士所面临的关系千家万户的现实问题。
医生:因人而异,渐进原则,压力变动力
我是这样告诉刘老师的:“刘老师,您的病情不像您想的那么简单,可也不是我们预料的那么糟,您需要进行手术探查,手术可以明确诊断,也可以切除病病变的脏器,您是有知识的人,相信这道理对您来说并不难理解,您同意吗?”刘老师爽快地同意了手术。事后她对我讲:“从您和我第一次谈话,我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当我能面对肿瘤的时候,我和女儿反而都轻松了许多。”
再举个例子:患结肠癌的陈先生一直认为自己得了结肠息肉,当医生提出术后要化疗,陈先生嘀咕开了:听说得了癌才要化疗,莫非……接受过医学伦理学培训的护士做了以下解释:“陈先生,您得了肠息肉,但有一部分病变病理上看不太好,为了防止这种病变进一步向恶性发展,大夫要您化疗。”一句话使陈先生既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又把一个坏消息传递给了病人。殊不知,当人们坦然面对肿瘤的时候,原来的压力就已经变成了战胜肿瘤的动力了。坏消息如何告诉病人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对坏消息的承受能力是有差别的,许多心理健康的肿瘤病人对坏消息的承受力远比人们预料的强。逐渐地把坏消息传递给病人可能更有利于临床的治疗。健康的心理造成了康复的病人。
患者:消除恐惧,面对现实DD精神解脱
在人们的想象中,当听到癌这个坏消息后,多数病人会昏倒,或泪如泉涌、痛不欲生,或万念俱灰、轻生寻短。仔细分析首先是观念上的误区,肿瘤知识普及不够。目前很大一部分癌是可以治愈的,但“癌”这个字眼太刺耳,太直截了当。病人宁可说自己的病变“不太好”,也不愿与把自己和癌划上等号。从心理学角度看,短暂多次的弱信号刺激较快速刺激更易被接受。这就要求逐渐地将坏消息告诉病人。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全当时自己“难得糊涂”吧!一旦恐惧消除便可以从容面对,冷静地理性地面对各种坏消息。相信今后更多的病人会临“癌”不惧,不再谈“癌”色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