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健康理念
健康的标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疾病和病症,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亚健康: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人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失眠,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
慢性病的威胁: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死亡最主要原因。未来10年,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还将增长17%,中国将增长19%,其中糖尿病死亡人数甚至可能增长50%。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各种因素贡献度:
15% 遗传因素
8% 医疗条件
健康(100%)== 10% 社会因素
7% 环境因素
60% 生活方式
道法自然:《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和调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整体观念:中医整体观念,是指人和周围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整体。
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特殊性,强调个体化养生。
仁德者寿:《论语雍也》说:“ 仁者寿”。《中庸》认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有高尚道德修养和仁爱之心的人,才可获得长寿。
养生的理想境界:《素闻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万岁乃去”。
现实常见的弊端:《素闻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1、食饮有节
管子说:“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食饮有节 的“节”,就是节度与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冷热适宜,饥饱适度,不暴饮暴食,食物的种类与调和要合理,不偏嗜等。
谨和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素问脏器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四季宜食:《饮膳正要》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五味偏嗜之害:《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
物性有宜忌:《饮食须知》:“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是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也。”
《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博物志》说:“所食逾少,心开逾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寿世保元》提倡“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饮膳正要》:“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饮酒过度,伤生之源。”
2、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指生活有规律,不要违背常规地劳心、动力、劳房。涉及生活起居方面的内容,如居住环境、服饰、睡眠、饮食宜忌、理发沐浴、性生活和克服不良 嗜好和习惯等,和健康长寿密切相关。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转变,注意增减衣服,调整生活起居,以相适应,这已为人所共知。
四气调神:《素闻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适宜的劳动和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效果。
运动养生以养生为目的,强调内外兼修、练功修德、调息养心、动静结合,养气以保神,运体以祛病。现代体育运动则侧重力量、速度、柔韧性和灵敏性等锻炼。
五禽戏: 华佗创“五禽戏”作为健身运动,以致“年且百岁,犹有壮容”。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犹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也。”
文武之道: 动静是辩证的,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一文一武,一阴一阳,既对立,又统一,符合自然之道。事实证明,许多职业运动员并不是长寿者。所以延寿不但需要动,而且也需要静。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是科学、合理的健康长寿之道。
气功调摄法,通过充分发挥练功者的主观能动性,以综合性地进行意识、呼吸、按摩和肢体运动等训练为其特点,调身、调息、调心,而“三调”中的“调心”,也称“调神”,为核心。无论是静功还是动功,练功者主观意念都要贯注集中。
《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据联合国卫生组织资料:最好的运动是散步,散步可快可慢,完全由自己掌握,以不出汗为度
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常舔,津宜常咽,心宜常静,胸宜常护,背宜常暖,腹宜常摩,气宜常提,足宜常擦,肢宜常摇等。
良好睡眠:《笠翁文集》:“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睡眠不足:使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点。睡眠不足,不但影响人的寿命,还会减弱人的智力和应变能力,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影响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
养生强调节制房事,保精养神,正常适度,有利于健康。和谐、稳定的夫妻生活,不但不会影响长寿,而且是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孙思邈引传说中活了八百岁的彭祖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色使目盲,声使耳聋,味使口爽,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
3、愉悦情志
情志养生,就是依据祖国医学的理论,通过神、性、气的调和与修养而达到七情平衡、五志平和。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感活动,与内脏相关联,每一个脏腑都有其情感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超极限的、剧烈的精神创伤,使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就会发生病变,从而导致早衰。
马克思:“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胸怀宽广、性情开朗、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乐观,是健康长寿的妙诀。
卡特夫人在美国精神病学会上指出:“美国有15%的人一生中需要精神方面的照顾;有25% 的人患轻度或中度的忧郁等精神方面的疾病。” 美国某综合医院门诊对就诊病人不加选择地进行调查,发现65%的病人与社会环境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因情绪不佳而患病的占35%。
《素问举痛论》:“百病皆生于气”。晋朝?陶弘景说:“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能避免大的忧愁、哀思者长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