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痔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肛肠病的记载。西周时期有了痔病名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了痔的分类法,手术疗法和药物疗法。《五十二病方》首次详细地描述了痔的症状和痔的结扎切除术。其后,《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了治痔瘘药物21种。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有了最早的痔的病因病理的认识,至晋代,《针灸甲乙经》中有了最早的针对痔的较详尽的针灸疗法的记载。隋朝在痔的病因认识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醉饱合阴阳,致劳扰血气,而经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唐朝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合千金翼方中介绍了用刺猬皮、鲤鱼肠等治疗痔的方法。宋代较详尽的记载了枯痔散和枯痔钉疗法,并提出了痔的蜘蛛丝结扎疗法。金元时期,在痔的病因病理认识上和痔的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认为痔的病因以湿热风燥为主,确立了清热、利湿、疏风、润燥为主的治疗法则。明清时期中医对痔的认识和治疗已较为全面和成熟。明代《外科启玄》分为24痔,计有脏痈痔、锁肛痔、莲花痔、内外痔、杨梅痔、核桃痔、石榴痔、鸡心痔等。从这些病名可以看出,痔的分法主要是凭借医家的经验,比较直观,多数是按形态分。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夫痔者,乃素积湿热,过食炙,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又因七情而过伤生冷,以及担轻负重,竭力远行,气血纵横,经络交错,又或酒色过度,肠胃受伤,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此患者不论男女老幼皆然,盖有生于肛门之内,有突于肛外之旁。”在治疗上则提出分阶段内外痔不同的治疗方法。至明末清初,在枯痔药的配制、使用、用后观察、砒中毒的防治方面均已趋完善。在此时,枯痔疗法已成为中医治疗痔的主要方法。
1950年代以来,对痔的研究得到很大发展。先后进行了枯痔散和枯痔钉的疗法及其治疗机理的研究,并揭示了枯痔散和枯痔钉的治疗原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无砒枯痔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我国广泛开展了以枯痔药物为主要成分的内痔枯脱注射和新的硬化剂注射剂的硬化萎缩疗法等研究。目前,注射疗法已成为中医治疗痔疾的一个主要方法。在手术治疗方面在传统结扎手术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术式,但目前常用的仍是内扎外剥术;随着对痔疮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痔疮治疗学的进步亦令人瞩目,目前广为接受开展的PPH术即便在在国外的历史也不长。
公元前460-370年,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hippocrates指出,痔是来自脾血和胆汁的废物积聚而成,痔出血就是这些积聚物的排泄。他认为痔流排泄体外可以预防胸膜炎、丘疹、脓肿、和癫痫等病症。他的“痔非病论”反映了西方古代的体液学说,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17世纪,当时普鲁士宫廷御医stahl教授仍提出“痔是门脉系统调节血液的活瓣,是人体血液过多时的一种安全阀门,痔出血时一种自身净化”生命现象而不是疾病。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广泛的流传于西方民间,如德语称痔为“金质脉管goldendaer”古法语为黄金之流flaxd’or古意大利语为血的泛滥profluvio disangue 。这种观念长期遏制了人们对痔病探索的积极性,影响了痔病治疗学的研究与发展,以致人们对痔的症状束手无策。中世纪的欧洲人只好佩戴干蟾蜍和符篆一治疗肛门流血。他们祈求痔的守护神ST Fiachra的庇佑。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法皇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在他们给友人的长信中,痛苦的倾诉痔的折磨,抱怨医生无能。奥地利海军上将唐约翰未牺牲在抵抗土耳其的战场上,却丧命于痔的大出血。法国皇帝拿破仑在著名的滑铁卢战役中,竟因痔病发作而导致全军覆没。
而从西方文字上来看,痔疮在英文中被称为Hemorrhoid,此语来自希腊语,Hemo-是“血”的意思,-rrhoid是“流样”的意思,加在一起有“血液流出”的含义。由此可见,痔疮自古就是被认为是一种容易出血的疾病。 痔疮的狭义概念是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部位动静脉血管丛瘀血、屈曲和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瘤。这些血管瘤柔软而富有弹性。可见,痔疮在中文的释义则比西方广泛得多,泛肛门内或肛门周围出现高低不平整的情况都可认为是痔疮,如周围皮肤的发炎、水肿或皮下血栓等,甚至结缔组织性皮垂或皮瓣也均列入痔疮的范畴。
有关统计发现,在所谓的痔疮病人中,71.1 %的病人出现或重或轻的症状,而28.9%的病人却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这说明无症状的痔疮病人是大量存在。现代认为,痔疮是人体的正常部件,无需诊治;只有当它们出现明显症状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才被认为是一种病理状态,这时才需要诊断和治疗。 痔疮病人应该是指即那些有症状和给身体带来危害和痛苦的患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