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是较早发展的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顾名思义是只置换股骨头部分,而保留正常髋臼。相对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
优点有:置换后关节活动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病人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
缺点有:在置换一段时间后可引起髋臼磨损,而可能需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指征:
适用于仅有股骨头病变而髋臼正常者,髋臼破坏严重或髋臼明显退变者是手术禁忌。其仅为人工半关节置换,具体适应症如下:
1、股骨头颈粉碎性骨折。
2、年龄超过70岁以上,受伤前仍进行日常生活自理及散步,一般情况不太好,预期寿命年限不超过10-15年者。
3、股骨颈骨折复位失败、不稳定内固定者。
4、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颈部已吸收,而髋臼仍保持正常者。
5、股骨颈骨折病人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者:偏瘫、帕金森病、精神病患者等,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使病人早期起床,减少并发症。
6、股骨头部良性肿瘤,不宜行刮除植骨者;对于恶性肿瘤转移引起股骨颈病理性骨折,为减轻患者疼痛,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禁忌症:
1、年老体弱,有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
2、严重糖尿病病人。
3、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
4、髋关节结核。
5、髋臼破坏严重或髋臼明显退变者。
术前准备:
1、全面体格检查,了解心、肺、肝、肾功能,并适当治疗以适应手术。
2、股骨颈骨折者应于术前皮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先纠正骨折远端的向上移位和解除髋关节周围肌群挛缩,以便术中复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3、术前常规给抗生素,禁忌在患处注射,以防感染。
4、术前常规备皮;术前当夜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
5、选择大小相近的人工股骨头,放在患髋同一平面摄x线片,据此选择、准备合适的人工股骨头及较之大、小各一号的备用。
6、备特殊器械髓腔锉、人工股骨头锤入器、股骨头取出器、股骨头把持器、骨水泥等。
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
1、体位侧俯卧位,患肢在上,患髋屈曲45°,便于术中各方向活动。
2、切口与显露任何途径均可充分显露,可根据病人情况和术者习惯选择。如有髋关节屈曲挛缩,宜用前侧切口。后侧手术显露途径较简单,损伤小,临床多采用。
3、切开关节囊显露关节囊后,将关节囊切开,向两侧翻开,并推开股骨颈基底部关节囊,即可充分显露股骨头、颈及基底部。
4、探查及切除股骨头旋转患肢,探查股骨头颈骨折处,可见股骨头在髋臼内转动,继续屈曲内旋患肢,使股骨颈远折端旋开,显露出留在髋臼内的股骨头的折端。用股骨头取出器钻入头部,拉离髋臼,用剪刀伸入头臼间剪断圆韧带,即可将股骨头取出。测量股骨头直径,并结合术前拍片,选择大小合适的人工股骨头。如系股骨头坏死,则将髋关节内收、内旋、屈曲90°,使髋关节脱位后用线锯在预定切骨线切除股骨头。清除髋臼内所有的软组织,以纱布填塞止血。将患肢屈曲、内收、内旋使股骨头颈、髓腔显露于手术野。
5、修正股骨颈切除多余的股骨颈,切线上端起自股骨颈基底上缘。切向内下方,止于小转子上1、0~37、5px,保留股骨距,切骨面向前倾斜15°~20°,以保持人工股骨头植入后的前倾角。切骨后用湿纱布将股骨颈周围软组织覆盖保护,在切面纵轴刮一长方形孔,相当于人工股骨头的柄的基部。再用特制的髓腔锉扩大髓腔至相当于假体柄的大小。
6、安放人工股骨头将选用的股骨头直接安放在髋臼内,测试是否合适。应与该头臼大小一致,活动自由,在拔出髋臼时有一定的负压。骨水泥强化固定用。
7、复位人工股骨头牵引肢体,用手指推压人工股骨头,当与髋臼相近时,外旋下肢,使头进入髋臼。复位后可外展、内收髋关节测试,注意活动度及有无脱位倾向。
8、安放负压引流,缝合伤口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净,然后用丝线间断缝合关节囊。在人工股骨头附近置入一根负压吸引管,经就近的皮肤上另戳一小切口将管引出皮外。分层缝合伤口。固定引流管,管口用无菌纱布包好,备术后回病房连接负压吸引器。
术后处理:
1、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1~2周,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以后改用矫正鞋于同样体位2~3周。
2、术后应用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静脉联合用至体温平稳。
3、有效的负压吸引极为重要,主要为防止感染,又可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颜色的改变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超过72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ml后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规拍x线片,检查人工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也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5、术后应即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作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按摩,以防深静脉栓塞。2~3日后可起坐,逐渐增大主动和被动范围;术后2周拆线;术后3~4周可持拐下地。半年内应在持拐保护下行走,锻炼过程可辅以理疗。弃拐后仍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现应及时随诊治疗。用生物学固定的病人,在术后6周内宜在床上锻炼,以便骨组织长入表面微孔。然后再持拐由不负重而逐渐加大负重行走。总之,节制负重要时刻注意。
6、严格定期随诊每2~3个月1次,以便指导锻炼。定期摄x线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如有疼痛、炎症,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