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忙碌的门诊日,一位面熟的女士一瘸一拐,皱着眉头进来:“张医生您好,我是上个月看过诊的xxx,我本来约了明天的手术,可是今天早上突然发现大腿又疼又肿,走路都很困难,我非常担心,麻烦您给看看?”
我们请她坐下,拉起长裤检查,果然大腿内侧原来静脉曲张病变迂曲的位置发生了明显的红肿可摸到皮肤下面有质地较硬的团块,按压时有明显的疼痛。
(左图为第一次就诊,右图为第二次就诊)
张强医生立即亲自为她做了个静脉超声检查,超声清楚地看到浅静脉内形成了一团团血凝块,所幸没有蔓延到深静脉造成危险的情况。
仔细检查和排除其他情况后,已经可以非常明确:
这是一例典型的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例。
我们很快帮助这位女士安排了急诊手术,术后3小时,她已经可以按照正常的步态行走离院,痛苦和隐患也基本消除了。
这样的病例,几乎每个月都会遇上3-5例。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程较长,往往数年甚至十几年没有症状,很多病人觉得不痛不痒,就先采取保守治疗。然而,随着病程发展,发生浅静脉血栓、浅静脉炎、出血、溃疡等并发症时,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最常见的静脉曲张并发症之一。我们统计了2013年至今,前来张强血管团队接受检查和治疗的近千例静脉曲张患者中,合并有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比例达约12%。
血栓性浅静脉炎如何诊断?
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时最明显的症状是浅静脉分布区触痛、红斑;
多伴有肿胀;
局部皮肢温度升高,可触及的条索样硬块;
血栓的范围可以沿着静脉向上或者向下蔓延;
局部的炎症反应一般会维持1-2周,而后逐渐消退,疼痛缓解,皮肤颜色变深。
少数情况下,浅静脉血栓会因为向上蔓延或者通过交通静脉,进入到深静脉,造成深静脉血栓。
怀疑是血栓性浅静脉炎,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要注意排除以下情况:
如果有体温升高,要怀疑是否有感染。
腿部的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丹毒)也会表现为小腿的红、肿、痛,通常有高热,寒战,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可明确感染。
深静脉血栓也表现为下肢的肿痛。可能与浅静脉炎同时存在。用手挤压小腿肌肉,可感到深部有疼痛,下肢静脉超声和D-二聚体可明确。
最重要的是,如果静脉曲张的患者发现有下肢的红、肿、痛,要及时联系您的医生或到医院就诊。
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需根据不同病情,权衡利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一部分观点笼统的认为,浅静脉炎发作时不适合手术,容易发生切口不愈,主张先采取保守治疗。 然而如果浅静脉血栓范围较大,预期短时间内无法消退,和有蔓延到深静脉风险的情况时,在拥有微创手术技术手段的前提下,早期手术是利大于弊的。 针对不同病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帮助判断。
什么时候手术?
较大范围的浅静脉血栓,发生两周之内是较佳的手术时机,早期手术可以将血栓取出,同时避免浅静脉血栓蔓延至深静脉的风险,术后恢复较快。术前需要再次超声确认静脉血栓进展和累及范围。
如果已经错过最佳手术时机(血栓形成超过一个月),往往已经开始机化,手术强行取栓可能会损伤到其他组织,因此采取微创手术的方法治疗静脉曲张,降低反复多次发生浅静脉炎的风险。浅静脉炎需要一段时间才慢慢消退。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和局部热敷。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除非是并发感染的情况,这需要由医生来判定。)
硬化剂治疗后浅静脉血栓
硬化剂注射无需麻醉,无需开刀,费用低廉,但是问题多多,且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是硬化剂注射液外渗可至皮肤坏死。二是硬化剂一旦流入深静脉,可至深静脉血栓,并有导致肺栓塞的风险。临床上常遇到硬化剂治疗导致大范围浅静脉血栓前来就诊的病人,由于化学药品外渗,周围组织与皮肤粘连严重,无法完全取出血栓,病人承受较大痛苦。
预 后
下肢静脉曲张发展到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阶段,手术的效果就打折扣了,如不能消除皮肤的变黑状况、对水肿的效果也不佳。少数病程较长者可能反复发作浅静脉炎。因此,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在并发症出现之前接受静脉曲张微创手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