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familial advanced sleep phase syndrome, FASPS)是一种需要早睡早起,与绝大多数人的睡眠清醒节律都不相同的综合征。 FASPS与人类per2(human Period 2,hPER2)基因(一个对光因子反应的重要生物钟重设的关键基因)密切相关。另外,研究人员获得了一个FASPS hPER2 S662G突变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发现S662位的磷酸化导致PER2转录的增加,以及另一位点的磷酸化会引起Per2的降解。改变CKIδ的剂量可以改变S662表型,这说明CKIδ可以通过调控per2调节体内时序。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人类昼夜节律调控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麦德布鲁克无论她是否愿意,每天凌晨1点半到3点钟这段时间里,她都会“准时”起床,她说:“那时候我已经非常清醒了,我准备开始油漆我的房子了,甚至连一杯咖啡都不用喝,完全不用。”但是到了每天下午4点到5点,她又变得昏昏欲睡了,她的生物钟和多数人的完全不一样。现年49岁的麦德布鲁克是美国佛蒙特州的居民,她患有一种被称为是家族性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familial advanced sleep phase syndrome)的疾病。她每天下午5点半至7点半的这段时间里就要上床睡觉,并且会在第2天凌晨的时候起床,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睡眠清醒节律都不相同。麦德布鲁克说:“这种综合征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让我感觉非常的孤单,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凌晨3点的时候参加聚会。”所以,她只能靠静静地整理房间、准备早餐或者干脆抱着一本书独自度过这段漫长的时光。研究人员表示,世界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患有这种家族性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这其中就包括麦德布鲁克的母亲、两个姐姐和女儿。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神经科学家傅惠和她的团队专门针对这种睡眠周期紊乱的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她们发现一种新的单个基因突变是引发家族性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的原因, 但科学家们目前尚不能确定这种基因突变是如何改变人们睡眠时间的。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突变使一种名为CKIδ的蛋白质活性变差。傅惠说,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委。卡尔?亨特是美国马里兰州国家卫生研究院睡眠紊乱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他说,这项研究使人们对调节睡眠的基因发挥的重要作用变得关注起来,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能确定为什么某些人具有与众不同的睡眠习惯。傅惠表示,控制着人体的生物钟的是10多个紧紧缠绕在一起的基因,而生物钟又控制着身体和行为周期的某种变化,其中包括心率、血压以及免疫系统的变化。所有的这些周期被人们统称为昼夜节律,一般以24小时一昼夜为一个循环。早在2001年,傅惠和她的同事就发现了另外一种能够引起家族性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但研究人员注意到,这种突变在患有这种疾病的所有家庭成员中并非是个很普遍的现象。这就让研究人员不得不继续寻找另外一种能导致这种病症的遗传基因因素。 她们在一个患有这种病症的家族中,发现3代人中有5名成员的CKIδ都发生了突变。除了家族性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以外,这5个人中有4人都出现了情绪消沉和沮丧的现象。傅英惠表示:“情绪消沉,也就是抑郁很可能也是由于相同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在进一步研究基因突变为何会引起这种睡眠问题的同时,也很可能会了解导致情绪消沉的原因。” 在抑郁症患者中睡眠障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重要的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