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常某某 ,男,44岁,山西大同市人,工作单位:大同铁路机务段
入院日期2009-10-21 出院日期2009-12-24 ;共住院 64 天
主诉:动脉瘤夹闭术后半月,发热6天。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因动脉瘤于山西大同市第三医院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昏迷一天后清醒,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但于6天前出现顽固性发热和意识模糊表现,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使用退热药物和物力降温措施几乎无效。当地医院行颅脑CT检查示:双侧脑室略扩大,今日前来我院求治,门诊以“早期脑积水”收入院治疗。
入院情况:意识水平:意识模糊;定向力(不合作);记忆力(不合作);计算力(不合作);语言(不合作);右眼内收和上下视受限(动眼神经麻痹);肌力:左上肢:Ⅳ级;左下肢:Ⅳ级;右上肢:Ⅱ级;右下肢:Ⅳ级。病理反射:左/右
Babinski征阳性;左/右 Chaddock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项强:无;kernig征:阴性。辅 助 检 查: 2009-10-6
头颅CT:侧脑室脑室扩大;右侧额颞部低密度影,右侧颅骨术后表现;
入院诊断:1、右侧动脉瘤夹闭术后 2、脑积水,3、高血压病1级
入院时状态(2009年10月21日):
体温39.5度。可自动睁眼,但神志不清,不言语,右眼内收和上下视受限,右侧瞳孔大于左侧(3.5:2.5毫米)(动眼神经麻痹),双下肢自主活动很少,刺激时有3级肌力;双上肢肌力4级。
住院后次日开始进行脑室内脑脊液减压和脑脊液净化治疗,术后次日体温开始显著下降,达38度以下,治疗第三天体温下降至37度左右。神志也明显改善。经大致一个月左右时间治疗,双下肢和上肢自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于2009
年12月4日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恢复顺利。2009年12月23日复查CT,结果显示完全正常。
出院随访:出院后2个月之后返回原单位工作,完全胜任原来高级会计师工作。2010年11月22日复查时即恢复原工作10个月之后的康复状态:
脑脊液神经外科学创始人李小勇教授专家点评
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有三个主要方面:1)、防止动脉瘤再出血的防止再次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目前经过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动脉瘤内弹簧圈填塞术性治疗;2)、因为动脉瘤破裂出血会因为脑血管痉挛而引起继发脑缺血性的损害,因此使用抗血管痉挛和改善脑血液灌注的药物性治疗不必可少;3)、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积水的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