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盘、关节等组织的退行变化,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的交感神经而出现的一种症状复杂的综合症候群。病变主要累及颈椎、椎间盘、周围韧带及纤维结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颈、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的疼痛,并可有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四肢瘫痪。好发于40~60岁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颈椎病患者大多只需保守治疗皆可缓解症状,应避免对患者过度治疗造成损伤和经济负担。
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特点如下。1、多在40岁以上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2、以颈、肩、臂、手出现疼痛与麻木为主要症状。疼痛与麻木按神经根分布反映,有定位价值。症状可呈单侧,也可以呈双侧发生。3、患肢可出现肌力减弱、肌萎缩、握力减退,可有持物坠落现象。4、部分患者的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棘突、棘突旁、岗上和岗下肌、肩胛脊柱缘可出现明显压痛。神经根牵拉试验、压颈试验可出现阳性。5、急性期患肢肱二、三头肌腱和桡骨骨膜反射可表现为活跃。病程长者多表现反射减弱。
在临床上,此型颈椎病需与肩周炎、颈椎结核、颈椎肿瘤、颈椎间盘突出症、胸出口综合症等相鉴别。亦较常见。
临床症状与体征
一、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与感觉异常,主要表现在颈、肩、臂和手指范围内。因下部颈椎相对较固定,承重又大,故下部颈椎较易受累,在临床上以C5~6、C6~7水平的颈椎最为常见。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起病较慢,偶尔因外伤而急性起病。早期多为睡醒后手臂部和肩部的活动不适、酸麻和钝痛,可因变动头颈位置或用力而加剧,有时可出现剧烈的神经根痛或麻木,经休息后多可好转。急性发病者常有典型的神经根痛,表现为刀割样或针刺样放射痛,常因咳嗽、喷嚏、屏气、用力等腹压增高而加剧,可伴有感觉过敏。病程长的患者常有感觉异常,疼痛性质主要为钝痛。
二、体征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颈部活动受限,颈项部肌肉僵直,斜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菱形肌、胸大肌、颈神经根出口处等的压痛。腱反射减弱,被损脊神经根支配肌肉的肌力减低和肌肉萎缩。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改变不良的工作、生活姿势
如选用大小适中的保健枕,不选大枕、硬枕、平枕,睡觉时不取俯卧位;在寒冷季节注意颈部的保暖;在工作和学习的间隙进行颈部多方向活动。这些都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2、加用颈围
颈围可以限制头颈部活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可达到止痛的作用。
3、头部牵引
常使用4~6kg的重物作头部牵引,可使颈部肌肉松弛、椎间隙增宽、椎间孔开大,有利于早期膨出椎间盘的还纳。
4、按摩和头颈部的体育锻炼
有助于颈部肌肉松弛、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的肌力和头颈部的稳固性。
二、药物治疗
1、、神经营养药物
对于损伤炎性变的神经可起到营养、修复作用。常用的药物有B族维生素,可长期应用,如维生素B1 20mg/次,3次/d;弥可保或腺苷辅酶B12等维生素B12制剂,0、5mg/次,3次/d。神经妥乐平是一种较新型的神经营养药,既可对损伤神经有营养作用,又具有镇痛作用,适用于神经元性慢性损伤和有异样感觉者。神经妥乐平既可口服又可静脉注射,口服为8U/次,2次/d,至少连续应用4周以上;静脉点滴3、75U/次,2次/d,至少连续应用2周以上。
2、镇痛药物
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药物,主要有消炎镇痛类和中枢性镇痛药物。消炎镇痛类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镇痛作用。如吲哚美辛20mg/次,2~3次/d。中枢性镇痛药如曲马朵50~100 mg/次,1次/12h。
3、扩血管和活血药物
通过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来达到营养神经、减轻或消除脊神经根水肿和修复作用。如丹参、烟酸、颈复康等。
三、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是目前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消除神经或局部痛点的炎症、水肿,解除肌肉痉挛、阻断疼痛恶性循环机制,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达到镇痛的目的。常用的阻滞用药配方有:1%利多卡因、维生素B12 0、5~1mg、醋酸氢化可的松12、5~25mg(或复方倍他米松4~7mg)。我院开展的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做到靶点给药,避免口服用药的全身副作用,全程动态可视监控,避免凭经验和感觉给药的风险。只需一到两次治疗,消炎镇痛,缓解神经根水肿引起的症状。
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有:
一、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目前多已不用
二、颈神经根阻滞,特别是超声引导下鞘内注射,可以做到靶点给药,全程超声动态监控,避免损伤和其他并发症
三、星状神经节阻滞
适用于各型颈椎病、颈源性头痛、颈神经根炎、钩椎关节炎、颈肩痛、冻结肩、胸出口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膈神经痛等患者。
颈椎病的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胜于治疗,日常生活中小心防范有助于减少颈椎病的发生,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睡觉时不取俯卧位,枕头不宜过高、过硬或过平。
2、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紧急刹车等。
3、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风寒吹袭。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废物清除,潮湿阻碍皮肤蒸发。
4、积极治疗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5、改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每低头或仰头1~2h,应适当进行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