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表现及一般生化异常,如反复呕吐、嗜睡、抽搐、发育落后或倒退、贫血及代谢性酸中毒等;
(2)串联质谱检测血丙酰肉碱(Propionylcarnitine,C3)大于4μmol/L、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Acetylcarnitine,C2)比值(C3/C2)大于0.25;
(3)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尿甲基丙二酸大于3.6和/或甲基枸橼酸水平大于1.1(尿结果检测值为与内标17烷酸的比值);
(4)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于14μmol/L;
(5)排除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来自新生儿筛查患者可无临床表现。部分患者通过基因突变检测确诊。
治疗方法:
急性期给予补液、纠酸;高热量低蛋白饮食,天然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1.2 g/(kg?d),同时给予不含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的特殊奶粉或蛋白粉治疗,对于蛋氨酸缺乏患者补充蛋氨酸(200 mg/d);左旋肉碱100~200 mg/(kg?d)静滴或口服;维生素B12,1 mg/次,每日1次,肌内注射,通常连续5 d。稳定期治疗包括肌肉或皮下注射维生素B12(氰钴胺或羟钴胺,1mg/次,每周1~2次),口服甜菜碱(0.5~3 g/d,年长患者剂量可达6~9 g/d)、左旋肉碱[50~100 mg/(kg?d)]、叶酸(10~30 mg/d)及维生素B6(10~30 mg/d),必要时给予蛋氨酸(200 mg/d);通常不需要限制饮食,部分病情反复患者减少天然蛋白质摄入[1~1.5 g/(kg?d)],同时给予特殊奶粉或蛋白粉[1~3 g/(kg?d)]以保证营养。7例患儿家长在患儿稳定期自行将维生素B12改为口服(3~6 mg/d),其余治疗未变。采用羟钴胺治疗,故部分患者先后接受氰钴胺和羟钴胺肌注或皮下注射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