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包括以下方法:
1、 避免接触变应原。对已经明确的变应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如清洁居住环境,杀灭螨虫、真菌等;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减少外出;对动物皮屑、羽毛过敏者避免接触动物、禽鸟等。
2、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有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肥大细胞稳定剂6类,这些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但尚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药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线药物,以喷鼻和口服给药为主。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及用法,并推荐联合用药和交替用药。
(1)抗组胺药:给药方式包括鼻腔局部应用和口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性拮抗组胺H1 受体,部分还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有效缓解鼻痒、喷嚏、流涕等临床症状。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异丙嗪等因有中枢抑制作用目前已少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克服了这一缺点,但部分如特非那定和阿司咪唑可能发生少见的、严重的心脏毒性,并且不能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同时使用。
(2)糖皮质激素药: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的存活和活化,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通过多种途径在多个层面抑制炎症过程。给药方式包括喷鼻、滴鼻、注射和口服,口服用药只适用于急性、病情严重和伴有鼻息肉的患者,可用泼尼松(prednisone)每天30~40 mg,于晨间一次用药,连用7 天或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几乎全部患者都有效,但应避免长期服药,否则会引起全身性副作用。鼻内或肌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产生严重局部或全身性副作用,通常不推荐使用。近来开发的新一代鼻腔局部糖皮质激素喷剂如布地奈德(budesonide)、氟替卡松(fluticasone)、莫米松(mometasone)等,局部利用度高,全身和局部副作用少,对鼻痒、流涕、喷嚏和鼻堵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较广泛。
(3)减充血剂:主要用于缓解鼻塞症状,给药方式为鼻内局部应用。作用原理为结合鼻黏膜容量血管壁的肾上腺能受体α1 和α2,减轻鼻黏膜肿胀。常用药物为1%的麻黄碱(儿童浓度为0.5%)和羟甲唑啉(oxymetazoline)。此类药物效用有限,且长期使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临床上应限制使用时间及范围(控制在10天内)。
(4)抗胆碱药:作用原理为抑制亢进胆碱能神经的分泌。主要用于减少鼻分泌物,对鼻痒和喷嚏无效,常用药物为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 bromide)等,鼻内使用可有效控制流涕症状。
(5)肥大细胞稳定剂:作用原理为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给药方式包括鼻内局部应用和口服。常用药物有色甘酸钠(sodium cromoglicate)和奈多罗米(nedocromil),主要起预防作用。
(6)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拮抗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3、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
(1)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如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分枝杆菌多肽、细菌DNA CpG等,其作用机制是促进机体Th1细胞和相应因子的生成,抑制Th2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生成,纠正Th1/Th2 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异常。但作用没有特异性,需要治疗时间较长。
(2)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机制为低剂量抗原在被抗原递呈细胞处理过程中,后者往往首先诱导Th1 细胞分化,从而纠正Th1/Th2 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异常。临床上一般根据致敏变应原的类型,采用标准纯化变应原浸液从极低浓度开始皮下注射,每周1~2次,逐渐增加剂量和浓度,数周(快速免疫)或数月注射至一定浓度改为维持量,总疗程不少于2年。适用于常规药物不能充分控制,或不能、不愿接受连续或长期药物治疗者,5 岁以下儿童或妊娠期妇女通常不提倡使用。本法存在治疗时间过长、疗效不确切及副作用有一定创伤性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近来鼻腔局部和舌下给药途径的研究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4、教育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教育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内容包括对本病的了解、变应原的避免接触、治疗用药的使用、副作用、治疗期望值等。
5、 外科手术仅对极少数精心选择的对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适用,治疗手段包括鼻中隔偏曲的矫正、肥大下鼻甲的部分切除及合并有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的相应手术,目的在于改变解剖学异常,降低鼻黏膜自主神经的反应性。鼻内选择性神经如翼管神经、筛前神经切断术因疗效不确切、副作用多,已不提倡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