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边姬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到了P医院急诊,护士量了血压,130/50,要知道我爸平时有高血压,这么低绝对不正常。之后做了心电图拿给医生看,医生马上震惊了:“哎呀你这是心梗啊,怎么还坐着,赶紧躺下!”
这时我们才真正懵逼了:之前大家虽然考虑过心梗的可能,但看我爸的样子确实不严重,跟我们设想的心梗发作完全不同,因此大家都觉得是心肌缺血,来医院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没想到真是心梗!上海长海医院胸心外科薛清
5教训五:
心梗发作初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忽视了,可能会二次发作,到时就失去了抢救的时间。
其实十几年前,我爷爷就是心梗过世,他的初期症状就是肩膀不舒服,大家都没太在意,后来转为心绞痛才送去医院,最后没救过来。
我爸躺下后,输上液,医生开始问我病史。
“有冠心病吗?”
“呃,好像没有吧……”
“有糖尿病吗?”
“呃,餐后血糖高,好像没有确定糖尿病吧……”
“有高血压吗?”
“有!这个确定!”
“高血压几年了?”
“呃……好几年了……”
“平时吃什么药?”
“呃,降压药?降糖药?……”
6教训六:
赶紧打电话给父母,问病史,问用药,拿小本本记下来!背会!
P医院医生跟我说:“你爸这种情况,肯定是要做支架了。你看是在我们小医院做,还是到大医院?我建议去大医院。”
我说:“好好好,大医院。”
医生说:“那就打120或999转院吧。”
于是,我拨出了生平第一次120,告知病情、所在地、想去的医院,结果120告诉我:附近没车,先试试999,不行再打120。
我心急火燎地打了999,把刚才内容重复一遍,最后人家问我手机号,我想了半天竟然说不出来!最后说出来一个竟然是错的!然后又重新说了一遍!
7教训七:
是的,我当时是懵逼状态,平时倒背如流的手机号,此时竟然说不出来了。大家不要学我,打急救电话时要冷静,深呼吸,保证说对重要信息。
然后就是心急如焚地等待。999到了后,问我去哪家医院,我说去三甲S医院,他很犹豫,问我:“联系好了吗?有床位吗?”我心想果然跟网上说得一样!绝对不能落入圈套!于是我义正言辞地说:“联系好了,有床位,医生等着呢!”
1心得一:
根据网上的描述和我的经历,999会怂恿病人去跟他们有利益关系的医院就诊,我不知道120是不是也这样。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大家在叫救护车前最好想好自己要去哪家医院,如果病人情况危急,分分钟要命,那就别想了,去最近的医院先救命。
如果还有时间,那就选一个病情对应科室水平较高的三甲医院。如果你不了解哪家医院水平高,那就去离家最近的三甲医院。
最重要的是,想清楚去哪家医院后,一定要立场坚定,别听他们说没床位就动摇,对于心梗这样的危重病情,各家医院的急诊都有绿色通道,不可能不收。
生平第一次坐救护车,虽然999人不靠谱,但车还是很快的。路上的车都会给我们让路,让我感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到了S医院急诊科,总算见识了急诊医生的忙碌,每个人不是在跑就是在吼,真的是在和死神争分夺秒。我被年轻的急诊二线像孙子一样吼来吼去:去挂号!快点!怎么这么慢!这儿签字!还有这儿!这儿!这儿!没时间跟你解释了赶紧签!
虽然被吼,但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人家是为了救我爸的命才这么着急的,而且当时仍在懵逼的我,如果不是这么吼,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很快,我爸被推进了心内科导管室,一个多小时,放了两个支架。
后来,医生告诉我,我爸的右冠动脉已经95%堵死,好在送医及时,放支架后大部分心肌功能得以恢复,但仍有一小块心肌发生坏死。
2心得二:
心梗发生后6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在这个时间内及时抢救,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心肌功能。我们虽然前面犯下了那么多的错误,但好在没有超过6小时,还是幸运的。
因为这件事,我听说了好多令人痛心的例子,都是在心梗初期没有重视,想着大概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酿成悲剧。每次听到这些例子,我都一阵阵后怕。
虽然心梗发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但据我爸说,患者本人还是能感觉到不同的。只是很多人觉得不严重忍忍就过去了,所以没有太在意。
所以说,太能忍不是好事。
经过一周的住院检查,现在我爸恢复良好,已经出院了。
致谢感谢第一时间给我爸确诊、之后耐心指点我们转院的P医院急诊医生。
感谢比我还要着急的S医院急诊医生。
感谢帮助我爸疏通血管、放进支架,并在他住院期间耐心护理的S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
感谢坚决要求我爸去医院的两位叔叔。
感谢事发后从老家来北京帮我照顾家里的亲人。
感谢以各种形式慰问我的亲朋好友。
感谢后台无数留言鼓励我们的粉丝。
感谢老天爷。
因为呆福是医生,周围有很多同龄的朋友来找他咨询父母的病情。有的不严重,有的已经是癌症晚期,最后去世了。
长大后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几乎每个人都注定要经历父母生病的情况。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面对,只盼这些事来得晚一点,再晚一点。我们也是一样。
但今年,家里有两位老人先后生病――呆福妈妈和我爸――后,我们两个所谓的“业内人士”也都经历了各种手忙脚乱和恐慌。这让我们明白,把头埋在沙子里是没有用的,了解老年常见病和应对措施,才能让我们免于当下的恐惧和慌乱,免于事后的抱憾终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