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门主要从精神和躯体的相互关系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的新兴学科DD心身医学,应运而生。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早在《内经》中就对心身相关问题有了记述,其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学说与现代心身医学强调的人类疾病和健康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机体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的论点相一致。
所谓的心身相关疾病就是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中医是指精神情志因素所致的各种脏腑气血病变,属于“神伤形”的范畴。故对心身相关疾病的治疗应该形神兼治,治形指以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为目的的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治神指以调节精神活动及心身和谐为目的的心理疗法。
在推拿临床治疗中是否存在心理因素,是一个很有必要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认识和分析推拿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学因素,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和认识推拿医学。同时,适当地关注和运用推拿治疗中的心理学技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推拿临床过程,与医学的其他各科存在较大的差异。内科医生的临床过程,主要体现在处方用药中;外科医生则主要体现在手术方面。而推拿医生的临床过程就具有鲜明的特点:医生需要完成对患者的诊察、诊断和治疗的全部程序。一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还需要重复多次。这也意味着推拿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许多交流的内容和话题。作为一名推拿医生,需要而且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的情况: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作出准确的诊断;其次,需要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第三,需要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以后的反应;第四,了解患者病情的康复以及其在社会、家庭中的影响等。而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体验由推拿治疗带来的各种感觉和体验,并且与医生进行交流这种感觉和体验。
另外,从推拿治疗的作用来说,也存在心理学因素。推拿是兼有生物学和心理学特性的治疗方法。推拿治疗除了刺激特定的部位和经穴,产生生物学效应外,它包括医生和患者之间较长时间的接触和交流。医患之间深入的沟通,更是一种情感和心理的过程。
发挥推拿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学作用,关键还是在于医生。我们认为,推拿医生除了与患者之间存在语言分寸和技巧的把握外,还应该注意自己的仪态、对患者隐私的尊重等。另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症状,及时地给予其积极的良性暗示和心理疏导。同时,应该密切关注和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患者的意志力、对推拿治疗的认知程度,以及患者对推拿治疗的感受。
推拿治疗的独特性,决定了推拿治疗效应包括生物学效应和心理学效应两部分。片面强调其生物学效应,而忽视心理学因素的作用,对推拿治疗作用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在推拿临床科研中,仅仅在生物学方面总结推拿的治疗规律,而排除心理学方面的效应,是不客观的。而在临床上如何积极地发挥推拿治疗中的心理学效应,也是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和总结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