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危害不仅在于血糖升高本身,而且在于长期血糖增高导致的人体一系列代谢功能紊乱和由此所产生的急、慢性并发症。患者大多起病缓慢,临床症状较轻或缺如,有的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就诊,至症状出现或确诊,病程往往已历时数年至数十年不等,有时可始终无症状,直至在临终前才被发现患有糖尿病,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制病情发展带来难度。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糖尿病预防和早期干预的推行,提出治疗重心前移的防治策略,这与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这种理念可以贯穿糖尿病管理和治疗的全过程。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历史悠久,早在被历代尊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之《灵枢-逆顺》中记载:“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中包含“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个含义,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奠定了“治未病”理论基础,成为当今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汉末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成为指导“治未病”的一大法则。唐代孙思邈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医生的能力区分为上、中、下3个层次。金元四家之一的朱丹溪在其著作《丹溪心法》中专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将“治未病”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阐述。清代叶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观点,强调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的重要意义。经过两千多年来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
根据糖尿病的发病规律,首先要“未病先防,养生保健”。“健康”是体内阴阳平衡的一种状态,“未病”并不是完全无病,“疾病”是一种失衡状态。失衡的隐性状态叫“未病”,失衡的显性状态叫“已病”。由“健康”发展到“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病情严重引起明显的全身或局部症状叫“发病”。
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科学养生和锻炼,采用饮食、推拿、按摩、气功、导引、武术等保健手段调节体内阴阳气血平衡、疏通经络、调畅情志,使身体保持“健康”。如《丹溪心法》所曰:“与其救疗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
糖尿病前期,血糖尚未达到诊断标准,但已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要“欲病救萌,防微杜渐”。《黄帝内经-二十四-本论》曰:“萌芽,未病之病,病之微也。先知三部九候调之,即疗其微,故不败也。”故要及早干预,先安未受邪之地,救制于萌芽阶段,要医患结合,使“家家自学,人人知晓”、“凡医治病……须使有病者知之为要”,并通过察言观色、审舌按脉,辨别阴阳盛衰、消长情况,清除体内蓄积的病理产物,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使血脉通利而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从而防止“已病”。
已发糖尿病时,要“已病早治,防其传变”。《医学源流论》云:“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已有先兆和小疾存在,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对正气的损害尚不严重,及早发现和治疗,就能防止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此时调治失衡脏腑,根据脏腑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补脾益气、疏肝理气、祛湿化痰、益肾填精、活血化瘀等方法,截断病情进展,使失衡脏腑复原。
糖尿病已有时日,气阴两伤,阴损及阳,痰浊瘀血痹阻脉络,易导致脏腑多种病变,虽“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虽“久而深入,则难治”,但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清热解毒、温补肾阳等法,并根据久病入络、久病及肾的理论,先安未受邪之地,亦能截断扭转,防止病情深入,此时同样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的思维和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同时也符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管理的要求。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和个性化倾向,以及治疗手段的相对安全性,使中医在糖尿病管理、治疗中具有明显而独特的优势,中医“治未病”理论具有时代超前性和顺应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