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显微镜下,可以彻底切除掌腱膜的横纤维、纵纤维和垂直纤维,有效保护血管神经束,微创操作减少术后血肿和皮缘坏死,利于手指功能恢复,减少复发。
掌腱膜挛缩症的主要病理基础为肌纤维母细胞,这种细胞不仅存在于掌腱膜中,也存在于皮下结缔组织和真皮内,应把受累皮下组织和真皮切除,以避免术后复发。
在充分止血带下,从近端向远端逐渐显露指神经,边游离边切除掌腱膜,即使神经被腱膜所包裹,一般也多易将神经从其中游离出来。但应注意由于受挛缩腱膜的影响,指神经可能偏离正常的行程,甚至与挛缩的腱膜交叉,术中应避免造成损伤。
Rebelo(1992)等随访了10年内施行手术治疗的110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有46.4%的病人出现复发,其中74. 1%发生在术后5年内。Milford(1980)对术后复发作了一个统计,发现掌腱膜切断术的术后复发率为72%,部分掌腱膜切除术的术后复发率为50%,广泛掌腱膜切除术的术后复发率也较高。因此,对掌腱膜挛缩症术后病例,应坚持长期随访复查。对其功能恢复情况可用Adam评定法,优:手指伸屈活动完全恢复正常;良:手指屈曲挛缩改善75%以上;中:手指屈曲挛缩改善不到75%。差:手指功能无改善。
综上所述,掌腱膜挛缩症可根据病情进展进行临床分型,黄硕麟分型法较为实用。临床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手术时机的把握宜早不宜迟。显微手术切除掌腱膜,创伤最小,不易损伤血管神经,建议推广应用。鉴于该病复发率较高,术后应长期随访,出现复发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