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土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随着历史的更迭,东汉时期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顾护中土、保胃气的思想更是随处可见,到了金元时期,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立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自此,补土派的学术理论达到了医学史上的巅峰,有关中医补土派的源流,医学界也倾向于将李东垣作为其代表人物。纵观古今名家,无不重视补土思想在临床上的运用。广东省中医院内科刘奇
按五行属性来分,脾胃属土,居人体中焦而以膜相连,脾升胃降、脾运胃化,共同构建了中土的生理特点。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上下至头足,常以四时长四脏,不得独主于时。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很好的阐释了中土的内涵。
那么何谓“补土派”,何谓“补”?在197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简明中医辞典》中提到:“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长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土派”。但是后来“补土派”一词出现在各家学说的教材上,才逐渐被学术界所公认。通过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补土之“补”意在通过温补的方法使得脾胃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然而,中土为轴,其与他脏、他腑的联系非常紧密,《金匮要略》中也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指出时刻都应注意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联,补土派也是一样,这里的“补”应该是恢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要兼顾与其他脏腑的联系,如果仅是从温补脾胃的角度来理解补土派,便缩小了古代医家对补土的理解范围。恢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则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补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节,起居不慎,过度劳累,情致因素等原因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临床可见纳呆,舌淡,便溏,面色无华,疲惫等表现,此时可予人参,黄芪,炙甘草等温补药物补气,从而恢复脾胃功能。此时还应注重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故有时气血同调也可殊途同归,使得脾胃健运。
二、调升降。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升降出入,气机通畅,才能使得脏腑功能得以运行正常,脾胃居中土之轴,为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从李东垣的著作中不难发现,其治病并非用一些呆补脾胃的方药,而是非常重视脾胃的升降功能,比如补中益气汤中柴胡、升麻的使用,这也是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泻阴火
“阴火”一词在东垣《脾胃论》中多处出现,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提到,“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兼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甚”,关于阴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阴火可以是饮食劳倦忧思所引起的内伤之火,也可以是下焦离位之火,但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方剂组成来看,方中寒温并用,注重升降,融清热、补气、祛火药为一炉,以泻阴火,从而达到恢复脾胃的生理功能。
由此可见,补土派之内涵、外延远非温补一词所能囊括,更绝非以擅用人参,黄芪,炙甘草为特点。那么补土派的传承脉络又是怎样呢?
东垣师从张元素,为易水学派的代表,东垣在师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被后人誉为补土派之鼻祖,之后,他的徒弟罗天益、王好古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他的学术思想,但随着“金元四大家”的流派争鸣,随着时间的推移,补土派的传承脉络已不甚清晰,到了明清期间,温补学派盛行,医家多注重脾肾两补,用药也多偏于和平,此时,“调升降”、“泻阴火”的提法已逐渐淡漠……
但注重顾护中土的思想,却始终是历代医家所重视的,如陈实功,薛立斋,李中梓,张景岳,孙一奎,吴鞠通……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重胃阴的学术思想,以甘寒濡润之品以健中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补土派的内涵。时至今日,补土思想仍然在中医临证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很多国医大师如路志正,邓铁涛,徐景藩等,都是擅用补土思想取得良效的医家代表。
补土派也有它的应用范围,那就是以脾土功能的虚弱以及因虚致实为代表的一类病证。明确补土派的定义,梳理出其内涵和外延,将更有利于中医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