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
蔡××,男,19岁,浙江人。2008-5-13入院,住院号:8033XX。
患者自3岁起,出现双足底灼热难忍,尤以活动或春夏天气炎热时为甚,因年幼不谙人事,故长期不喜穿着鞋袜,需赤足方舒。及长,症状逐渐加重,足底热感加剧,且往上发展,小腿亦灼热、肿胀,伴有疼痛,色如涂丹,夜间为甚,活动或情绪变化时加重,需浸泡冷水或吹空调、风扇方缓解,最严重时每半小时需浸泡一次冰水。曾行双下肢血管彩超、肌电图等检查,诊断为“红斑性肢痛症”,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无效,中药多用清热凉血、化瘀通脉之类,最长时曾连续服用中药18个月而病情仍无缓解。一年前又出现双手、双耳发红、灼热。入院症见:神清,形体偏瘦,精神疲惫,形寒(体温不升,测体温35.6-36.3℃),双下肢发红肿胀,上延过膝,自觉灼热难忍,夜间尤甚,需时时浸泡于冰水之中方舒,浸后肤色紫暗。因长期浸水,部分溃破,皮肤干燥,可见多处抓痕,趾甲增厚,食纳差,口干不欲饮,二便正常,舌暗红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弱。
中医辨证: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迫阳下陷,络脉瘀阻
治则:健脾补肾,温阳散寒,通脉升阳
处方:四逆汤、理中汤合当归四逆汤
药物:熟附子30g(先煎),干姜15g,炙甘草20g,白术15g,党参30g,当归15g,肉桂3g(泡),赤白芍各15g,通草10g,细辛10g(后下),红枣30g,葱白4茎(后下)。7剂,水煎服。
二诊(2008-5-19):
服药一周,病情好转,下肢灼热疼痛略减,无需冰水,以冷水浸泡即可,浸泡时间减少,红肿疼痛部位向下消退,仍食纳差,余无明显变化,舌脉如常,上方续服。增干姜至20g,加白豆蔻10g以温运中焦,芳香醒脾。
三诊(2008-5-23):
病情进一步改善,体温渐升,下肢症状缓解,红肿灼热等症续退,食纳已明显改善,舌脉同前,效不更方,上方稍作加减:
熟附子20g(先煎),干姜15g,炙甘草20g,白术15g,党参30g,当归15g,肉桂1.5g(泡),赤白芍各15g,通草10g,细辛10g(后下),红枣30g,茯苓15g,白豆蔻10g,半枫荷10g,牛大力15g,千斤拔20g,北芪10g。
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下肢灼热疼痛明显减轻,肿胀渐消,肤色发红褪至踝关节,二便正常,舌暗红,苔少,脉沉细,是为阳气来复,原方斟去温热之品,加少许益气养阴药,出院门诊调治。
讨论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少见的以肢体远端阵发性血管扩张、皮温增高、皮肤发红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特征的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肢体远端血管的扩张,末梢交感神经的参与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临床表现为足趾、足底、手指和手掌发红、动脉搏动增强,皮肤温度升高,伴有难以忍受的烧灼样疼痛。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通常持续数小时。受热、环境温度升高,运动、行立、足下垂均可导致发作或加剧;静卧休息、抬高患肢或暴露于冷空气中或浸泡于冷水中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治疗上主要运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解热镇痛、镇静催眠、激素等药物治疗,疗效不稳定且副作用大。外科治疗亦有采取骶管内神经阻滞及腰交感神经阻滞,以及交感神经切除术或局部神经切除术等。
红斑性肢痛症属中医之“热痹”、“瘀血”范畴,临床多用活血、清热、解毒、凉血为法治疗,临床取得一定的疗效。本例患者年幼起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发作时表现为肢端红肿热痛非常明显,且长期、大量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故伤及机体阳气。入院就诊时貌似一派热象,然细辨四诊,实则为真寒假热,诚如《伤寒论》11条中指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假象出现的部位多在体表(皮肤面色)及四肢,假象的表现多自相矛盾。“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故辨治上不循常法,治病求本,辨证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迫阳下陷,络脉瘀阻,以健脾补肾,温阳散寒,通脉升阳为法组方,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