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在我国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那么,2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2型糖尿病的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由糖代谢正常发展至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称为“糖耐量减退”(简称IGT)。IGT患者的血糖介于正常人血糖值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之间的中间状态,在空腹服75g葡萄糖后2h,静脉血浆血糖在7.8~11.1mmol/L。目前普遍认为IGT是糖尿病的前期,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前都要经过IGT阶段,国外报道每年有5%~10%的IGT会发展为糖尿病。如果在IGT阶段进行干预处理,就有可能延缓、减少向糖尿病的转变,使其保持在IGT阶段或转变为正常糖耐量状态。
IGT目前还不能视为一种疾病,而是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状态。许多研究结果表明,IGT患者不仅有糖代谢异常,而且还有其他代谢异常,常伴有肥胖、血清甘油三脂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尿酸血症以及高纤维蛋白原症等,因此,IGT患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正常糖耐量人群的15~2倍。因此,对糖尿病高危人群――IGT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是必须的。
1、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 包括限制总热卡摄入、降低饮食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和纤维素含量、戒烟、戒酒或减少饮酒和增加体力活动等,有助于降低体重或保持体重正常,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轻高胰岛素血症,改善糖耐量和减少大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药物干预治疗 主要有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抑制肝糖异生等,改善糖耐量,并降低体重和血压,一定程度改善脂代谢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胰岛素水平和血压。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吡格列酮)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直接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改善糖糖耐量。
3、中医药治疗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IGT即为糖尿病的未病阶段,可以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服用中药治疗,定期复查血糖和血脂,起到既病防变的目的。中药副作用较少,综合益处较多,适合长期治疗,其主要机制是通过降低血糖、血脂(尤其是游离脂肪酸)及胰岛素水平发挥作用。对于体型肥胖者,多属于痰湿壅盛,可服用健脾除痰祛湿的中成药,如人参健脾丸,健脾口服液等。若伴有便秘者可用番泻叶10g代茶饮。如血脂较高者可用生荷叶10g,麦芽10g,生山楂10g,草决明30g煎水服用。若伴有口唇暗紫、舌质有瘀斑或手足麻木可服血塞通片、通心络胶囊等活血化瘀的中成药。若阴虚体质症见口干饮不多,消瘦乏力,腰酸膝软、可服用六味地黄丸;若阳虚体质症见四肢不温,夜尿多者服用金匮肾气丸。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又没有临床症状者,可选用一些药理研究证实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如桑白皮、玉米须、苦瓜、黄连、葛根、知母等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