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疗效的优良率>90%,但患者不能单纯把手术成功寄托在医生的技术上,其自身亦应注意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和置换后膝关节情况的观察,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关节使用效果。而有些患者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经常出现的一些正常反应没有思想准备,他们往往把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现象误以为是“出了毛病”,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担心,有的甚至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欲望,延误了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患者术后已经改善的关节功能状态的维持,进一步影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总结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规律的现象,这些征象有些属于必然出现的正常现象,也一定会逐渐变好,有些则应引起足够的警惕,希望可以引起患者的注意,同时可以帮助患者放下思想上的“包袱”。
1、伤口周围出现“麻木感”或者“过电样”窜痛。
这是由于支配手术切口外侧皮肤的神经皮支再生所致,当神经再生过程中冲破瘢痕时,就会产生“过电样”疼痛感觉,上述症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起居和康复训练的进行,一般来说,往往半年后自行消失。
2、患膝关节有肿胀和发热的感觉。
术后3个月内,患膝关节常有低度发热症状,这是由于身体对假体的反应或者功能训练过程中膝关节活动刺激引起的炎症所致,这种炎症不是细菌感染造成的,但是也具有红、肿、热、痛等特点;少量关节积液有利于关节活动时发挥润滑作用。上述症状可以在术后半年内逐渐消失,恢复正常。如果患膝有明显的肿胀、发热、发红或者积液时应当引起注意,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判断是否有术后晚期感染存在。
3、患膝关节周围总感觉发紧。
术后6-8周内,患者经常感觉手术切口周围“发紧”,有束缚感,这主要由于术后瘢痕形成导致的,通过功能锻炼逐渐“拉开”松解后,这种感觉就会逐渐消除。
4、晚上患膝疼痛或者酸胀,早晨起床时有发僵的感觉。
术后康复过程中,随着训练强度和频率的增加,一些患者可出现夜间患膝关节的酸痛,早晨起床时膝关节活动发僵,这种现象尤其容易出现在白天较大的活动量后。这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疼痛程度与患者术前膝关节的功能状态有关,术前膝关节的功能评分越低,因训练引起的疼痛可能就越明显。如果白天活动及锻炼较为剧烈,晚饭后可以口服一片类似芬必得的止痛药物,或使用外用镇痛抗炎药如扶他林乳胶剂,抑制软组织水肿和疼痛。在排除其它并发症的基础上,患者应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通过积极练习,达到最佳的功能康复。
5、走路时发僵或者不自然。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只要日常活动能够自理而且无关节疼痛症状,关节屈伸达到预期程度,就可以认为达到预期效果。术后早期关节僵硬,多属于正常现象,通过有效的功能锻炼,通常在6-8周就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往后随着功能锻炼的的进行还能获得进一步改善。引起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很多,除了软组织瘢痕形成及未恢复的软组织水肿以外,还与关节周围的肌肉没有完全恢复有关,这种症状往往在早晨刚下地走路时最为明显。关节僵硬症状是否缓解可以作为评定康复效果的一个指标,上述时间内出现都属正常现象。
6、膝关节术后活动过程中的 “咯啦声”。
这种声音一般是由于新安装的假体周围软组织仍然松弛,肌肉无力,缺乏足够的力量维持平衡。假体在术后的活动过程中,特别是髌骨与股骨髁假体间有碰撞时,就会出现上述响声。这种响声很少伴有临床症状,但会引起患者的心情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软组织自身修复平衡之后,这些病人关节活动的咯啦现象会逐渐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症状非常明显时应向医生咨询,以排除髌骨轨迹不良等问题。
7、关节屈曲和伸直锻炼。
伸直锻炼:可以用沙袋压腿,一日3次每次20-30分钟;屈曲锻炼每日应当训练8-10次,每次争取超过90°。如果训练得法,可以达到屈曲膝关节120°。在功能锻炼期间关节可能产生一些不适,包括肿胀感、轻度疼痛、发热等;只要程度不严重都属于正常范围内。训练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患膝明显不适为宜。需要持续半年以上。
8、以上为正常现象。那出现什么现象时,必须立即到医院找医生呢?
术后晚期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甚至要取出假体,因此容易导致人工关节的彻底失败。感染的症状一般为患膝关节局部明显发热、发红或者有较多的积液。当患者感冒或者其他部位急性感染时,应当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的发生;如果发现患膝局部红、肿或者有“红包”突起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千万别到非专业诊所,以免延误病情或出现错误的治疗。
建议:
患者在出院以后除了利用门诊复查机会听取专业医生对假体及患膝功能恢复的评估意见外,对于晚期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应当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来作出相应的鉴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