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关于其发病机制,也就是患者为什么得了这种病,目前还不是很清楚。通俗的解释,正常的子宫就像一个倒置的鸭梨,子宫内膜相当于中央部位的梨核,而子宫肌层是包绕在梨核外层的梨肉,正常情况下二者比邻而居,互不侵犯,每个月的月经就是增厚的子宫内膜脱落出血,从阴道排出体外的女性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做为邻居的内膜和肌层之间乱了阵脚,子宫内膜侵入到了子宫肌层中生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子宫腺肌症。来月经的时候,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发生脱落出血,能够顺利通过宫颈和阴道排出体外,所以女性只是轻微不适,没有大碍,然而,异位生长到子宫肌层的内膜组织就没有这么乖了,她们同样要肿胀,出血,脱落,却无处可以派遣和疏通,只能在子宫肌层中作乱,导致患者经期疼痛。
子宫腺肌症的三大主症:疼痛,不孕和经量过多。
疼痛,主要表现在痛经,而且痛经更年累月,不断加重,开始可能只是休息一下,吃一片止痛药就能“混过去”,但是通常在几年后,疼痛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无法坚持工作,甚至影响睡眠,即使加大止痛药物的剂量和频率都无济于事,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不孕,结婚后的年轻夫妇共同生活一年,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在性生活正常的情况下无法受孕即不孕症,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因为不孕症前来检查,才发现是患了子宫腺肌症。
经量过多,患者经期出血过多,有大血块,长期的慢性失血容易造成患者贫血。
治疗,通常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以及生育要求而定,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手术仍然是治疗的主体,全子宫切除术尤其适合那些症状重,病程长,年龄偏大,并且已经完成生育的患者。手术可以采用传统的开腹术式,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腹腔镜)完成,具体还要根据子宫的大小,内部粘连程度,是否有其他合并症,并且结合手术医生的个人技术能力综合判断。对于年轻患者,还没有生育的,也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很难完全彻底的切除病灶,术后容易复发,我个人的体会,手术对于那些病灶比较局限的腺肌瘤患者更适合。
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研发出能够根治该病的药物,所以,患者如果看到小广告或者什么秘方可以根治该病,切勿盲从。
症状轻的患者,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常用的如芬必得,扶他捷,如果没有用药的禁忌症(胃肠道溃疡性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血小板凝集障碍性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都是比较安全和成熟的药物。但这些药物终是治标,难去本。
曼月乐环最早的研发目的是用于避孕,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药物缓释系统,近些年来,临床医师不断尝试将它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患者,并且初显成效。
(1)年龄偏大,不打算再生小孩了,症状不是太严重,经量增多的患者可以考虑放曼月乐环,该环的正常使用年限是5年,如果效果好,五年后可以换一个新的继续使用。回顾性研究发现,曼月乐缓解痛经症状的长期疗效是显着的。术前应用GnRH-a,可作为诱导用药在曼月乐完全起效前联合使用,提高疗效。
(2)并不是子宫腺肌症患者都适合用这个环治疗的,子宫太大,效果会差一些,我有个病人,在外院上了这个环,不见成效,来看我的门诊,我检查发现她的腺肌症很重,子宫有妊娠12周那么大,一看B超,不见环的踪影,分析环已经发生了脱落,不知去向了,一千多块钱,蛮可惜的。所以,这部分患者最好手术治疗,不要讳疾忌医,如果万分惧怕手术,可以尝试使用GnRH-a类的药物治疗,先让子宫在一定程度上萎缩变小,再上环可能比较合适,但是治疗费用增加,比较昂贵,大概一针需要1700到2000元不等,每28天打一针,一般需要3-6针,不是医保报销药物,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接受。
(3)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上这个环,大约有15%到40%的腺肌症患者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约50%的患者合并子宫肌瘤,治疗时还要兼顾。没有生育的年轻女性,合并肌瘤,或者卵巢囊肿,特别是巧克力囊肿的患者最好首选手术治疗。
曼月乐环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不规则出血,通常发生在放环的最初几个月时间里,可能是因为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化,萎缩后发生脱落造成的,其它的包括形成卵巢的滤泡囊肿,面部座疮,以及乳房肿胀疼痛。以上副反应通常在放环的3个月后自然缓解。
相关文章